红楼梦高歌一曲赏花时,花落人亡两不知

时间:2022-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接连几天的大雨,把花瓣吹落满地,颇有“落红成阵”之感。

昏昏沉沉的窗外,又一番大雨即将到来。许浑诗中说“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我坐着家中,却只想“山雨欲来看红楼”。

随手翻开《红楼梦》,恰是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文中写道:

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宝钗)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芳官只得细细地唱了一支《赏花时》。

《赏花时》曲,出自《邯郸记》,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根据唐人沈既济《枕中记》“黄粱美梦”的传奇故事改编而成,与《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

《邯郸记》主要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渡人做扫花使者,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的故事。他到了邯郸(今属河北省)客店,遇卢生,见他瞌睡,送了磁枕给他。卢生梦中为官做宰,子孙满堂,醒来后蟠然醒悟,尘世繁华皆空,不如仙界执帚。

《赏花时》是曲调名,为《邯郸记》剧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词云:

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唱的是何仙姑对于吕洞宾的一番谆谆劝告:吕洞宾啊,你下凡之后,不要留恋红尘中的酒、色、财、气,不要贪杯误事,也不要斗气任性,要把天界的美好记在心间,将天界的任务放在首位,完成了使命就早去早回。

《红楼梦》经常引用诗词曲赋、戏文唱词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红楼梦》与戏剧曲文有重要联系。不过,《红楼梦》虽然有许多听曲、唱曲的情节,但只有两处唱词全文摘录:一处是《虎囊弹·山门·寄生草》,另一处便是《邯郸梦·度世·赏花时》。

其他的,要么只是“点题”(如《西游记》、《刘二当衣》、《续琵琶》等剧),要么只是“截取”(比如《西厢记》中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

显而易见,《寄生草》和《赏花时》这两处全文摘录,背后大有深意。而且,前者出现在宝钗生日这天,后者出现在宝玉生日这天。两次都与宝钗、宝玉紧密相关,一前一后,共同推动贾宝玉的心灵之旅。

蔡义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中解释道:开夜宴的称“群芳”,行的酒令是“花名签",唱的曲子又叫“赏花时”,显然是有意关合。……“群芳”所抽到的花签都是对每个人自己的“判词”,其深意大都隐藏在前后未引出来的诗句中。曲子在这一点上也与之相似,其隐寓不在曲文本身,而在有关剧本的人物与主题上,只是曲子是特为没有抽花签,而却在“赏花”的“怡红公子”而发的。

也就是说,《赏花时》曲子专为贾宝玉所唱。那贾宝玉有什么表现呢?文中写道:

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

很明显,宝玉被触动了,心有所感,似有所悟。

“感”什么,又“悟”什么?

我想仅仅欣赏文字表面的意思,也大概能够明白:门外即天涯,是不是意味着,走出门外就有“豁然开朗”的喜悦,又有“咫尺天涯”的遗憾?皇甫汸说:“无因挽红袖,留恨与桃花。”自古多情恐怕只能空余恨吧!

如果更深一层,从《寄生草》中鲁智深的失落和逃避,到《赏花时》中何仙姑的忠告和勉励,是不是也预示着贾宝玉的人生际遇?他所推崇的思想、他所主张的权益,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甚至他自己也不被社会容纳。

林黛玉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贾宝玉最终只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在家族衰败之后,远离红尘,出家为僧。《红楼梦》开篇的时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曾对“凡心偶炽”顽石有过一番劝诫:

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可是,这是“静极思动、无中生有”的定数,顽石怎么听得进,你我怎能拎得清?

看看窗外,天越来越暗,雨也越来越大。

听着婉转的曲调,看着缠绵的唱词,想起绿肥红瘦、落花满地,忽然明白了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美丽与哀愁,也理解了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与怅惘。

高歌一曲赏花时,花落人亡两不知。

慢慢把书合上,不知今夜雨疏风骤,花又落了多少,人又瘦了几分……

文/红楼微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