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想成为“育儿无敌父母”而编写 编辑:河南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咨询、急救-- 编者的 一天几次属于正常? 问 刚出生的宝宝 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一天大概2~5次,有的4-8次,大便呈墨绿色。这是因为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吞咽了羊水、胎脂、胎毛、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物质,所以便便是墨绿色的,我们把这叫做胎便。胎便比较粘稠、发亮,但一般无臭味,且通常在2~4天排完。 之后,宝宝便便的颜色会因为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问 母乳喂养的宝宝 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母乳喂养的孩子,粪便多为均匀的软糊便,偶有细小乳凝块,呈金黄色,但没有明显的臭味,而是略带酸味。 一天排便2~5次,有时候一天可达7~8次,这时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则属于生理性腹泻。随着宝宝的长大,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时会减少到每天1~2次。 问 奶粉喂养的宝宝 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更成形一些,且含乳凝块较多。大便呈土黄或金黄色,有时会黄中带绿,多是因为配方奶中的铁含量较高,宝宝对铁吸收不完全时,大便就会带绿色。 与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吃奶粉的宝宝排便次数较少,每天约1~3次,略带酸臭味,但没有明显的臭味。 问 混合喂养的宝宝 一天大便几次算正常?既喝母乳又喝奶粉的宝宝,便便和奶粉喂养的宝宝相差无几,呈浅黄色或者略微深一些都是正常的,但便便可能没有纯奶粉喂养的宝宝成形,每天排便次数会因为添加奶粉和母乳的比例而不一样,但至少每天要排1~3次大便。 遇到下面情况,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 1。宝宝出生后24小时还没有排出胎便。 2。排出的便便呈灰白色,咖啡色,柏油色,或带有鲜血。 3。经常4~5天排便一次或排便次数突然增多。 4。便便为水与粪便分开的蛋花汤状,酸腥气加重,含有大量不消化奶,甚至出现较多粘冻或血丝,还拌有宝宝哭吵,呕吐,发热,精神疲倦,腹胀等等。 以下几种大便异常要警惕!! 新生儿灰白便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要警惕胆道阻塞的可能,这种灰白色大便,在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 此外,进食奶粉过多或糖份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建议:尽快就医,排除先天性胆道梗阻的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绿色稀便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当然,有些吃配方奶的宝宝,便便会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建议: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说白了就是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注:常见宝宝大便呈绿色,但是不稀,这是胃肠蠕动太快的原因,不是毛病。家长不必担心! 蛋花汤样大便常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和次数,多能自然恢复;如果是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的宝宝,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将奶粉冲兑的稀些,还可适当喂些水给宝宝。同时,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若2-3天后大便仍不正常,就需要就医诊治了。泡沫状便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这是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的原因,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泡沫,不是毛病~ 建议: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大便发臭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没什么毛病~ 建议: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益生菌,以帮助消化。 豆腐渣便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建议:就医诊治,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 油性大便(大便颜色发亮)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常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 建议:暂时改喂低脂奶,但是要注意一点,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所以只是暂时!暂时!暂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水便分离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 建议: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如若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便秘(颗粒状大便)大便干燥呈颗粒状,排便费力,或长时间不排便。要强调一点是,不要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便秘特点就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像羊屎一样。有些宝宝哪怕每天都排便,但排便费力,大便干燥,那也是便秘! 建议: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宝妈要改变饮食,不要吃油腻辛辣上火的食物,可适当喂宝宝些水;如果宝宝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或顺时针给宝宝揉揉肚子,以刺激肠蠕动;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多吃一些菜泥、果泥这种高纤维促消化的食物;另外,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血便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建议: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宝宝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医院就诊; 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叠; 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 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医院诊治。 怎样预防早产宝宝便秘? 早产宝宝如果出现大便干、硬或呈小球状,排便困难,腹胀等情况,即为便秘。早产宝宝胃肠蠕动慢,人工喂养时尤其容易出现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见表1。 温馨提示:应找医师咨询,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治疗。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孩子便秘了,妈妈可以这样做 知道孩子为何便秘,我们就能针对情况一一击破“便便难事”啦。 1·辅食要含有蔬果刚开始添加辅食,考虑到孩子肠胃接受能力,会喂食单一米糊。等到宝宝能较好适应米糊,则可以开始往米糊中添加煮烂的蔬菜,或额外添加水果泥。 有的妈妈怕宝贝消化不了,会特意过滤掉菜渣、果渣,其实等孩子能适应辅食添加,妈妈可以让辅食的性状比之前的更粗一点,例如保留一点蔬菜或水果的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 特别说一下,母乳喂养导致婴儿便秘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正在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现了便秘,那更大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而非饮食因素。所以决定用配方奶代替母乳喂养之前,要先咨询儿科医生。 2·让饮食结构更合理日常饮食中要有高纤维食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甚至可以吃全麦麦片和面包、粗粮等。一个孩子每天应摄取的纤维素克数,应该约其年龄数加上5,例如,一个3岁孩子每天应该吃至少8克纤维素。每天最好能吃至少5种蔬果,偶尔搭配粗麦面包或粗粮。 另外,每天增加水分的摄入量也能缓解便秘,这点在干燥的冬天特别重要。 同时,尽量别让孩子吃糖分高、油分高的垃圾食品哦,这些食物也会影响孩子正常排便。 3·让孩子接受排便训练不少妈妈都在抱怨:孩子一上幼儿园,就不会拉便便了。其实入园前排便训练做不到位。婴幼儿时期的便秘,有可能持续终身,如果孩子长大后,没有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或者经常憋便,问题会更加严重,这种情况常见于2-5岁、正在学习独立上厕所的孩子。大一点的孩子不在家时,也可能会憋便,因为他们不愿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厕所。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使用学校卫生间,预留充足和规律的时间给孩子如厕,同时在家里做好排便训练。 例如,让孩子坚持坐在马桶上,直到开始排便,或者坐到15分钟。如果孩子坐到了,爸爸妈妈要记得夸夸他们哦;如果孩子做不到,要积极耐心的鼓励。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最终学会不用大人指导,也能自己独立上厕所! 4·运动也能促排便运动量不足,肠胃蠕动减少,也会对排便产生影响。建议家长多鼓励小宝宝趴、翻、爬、坐、走;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5·在医生建议下用药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便秘情况,例如肛裂(大便和肛周有鲜血)、长期忍便和偶尔的大便失禁,那就要去看医生。儿科医生会为孩子开一些温和的软便剂或灌肠剂。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要求服药。 当然,建议不要自己擅自给孩子服用任何这类药物,使用前先咨询医生。 宝宝便秘,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通常宝宝便秘通过调理可能就能好转。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如持续不见好转,有严重的腹痛或直肠疼痛、大便伴随出血、排便时疼痛,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要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敬请扫描下面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花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