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便秘危害大,孕妈都说这6个方法最有效

时间:2021-2-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众所周知,孕妈妈有三怕:一怕摔跤,二怕孕吐,三怕便秘。孕妈在怀孕以后,由于体内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引起胃肠道肌张力减弱、肠蠕动减慢,再加上子宫不断地增大压迫胃肠道,便秘就成为孕期很常见的问题。

如果孕妈符合以下情况,

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1、平时就容易便秘,尤其是当饮水量不足时;

  2、孕吐,但仍尽量吃的和平时一样多;

  3、有肠易激综合症;

  4、贫血,可能也是导致便秘的一个原因,而一些用于治疗贫血的铁剂则会使便秘更加严重。

孕妈便秘,难受又尴尬,而且

还有诸多危害,甚至影响母婴安全

  1、影响美丽

  便秘会增加女性体内毒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及微量元素不均衡,从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面色无华、毛发枯干,并产生黄褐斑、青春痘及痤疮等。

  2、危害胎宝宝安全

  母体因便秘而造成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症状,胎儿很有可能发育迟缓,严重的便秘甚至会威胁到母婴的生命。

  3、诱发疾病

  便秘还会引起轻度毒血症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头晕乏力,久之又会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经常排便用力,还会促使痔疮的形成。

  对于女性来说,便秘可使乳房组织细胞发育异常,增加诱发乳腺癌的可能性,每天排便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为5%,每周排便2次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为25%。

孕妈都推荐的6个防便秘的好方法

  1、晨起定时排便

  养成早上起来或早餐之后定时排便的习惯。早餐后一小时左右是最佳的排便时间,有便意时一定要及时如厕,不要忽视便意,更不要强忍着不便。

  2、增加身体的活动量

  准妈妈适当活动能增强胃肠蠕动,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精神压力得到缓解等,同时也是减轻便秘的好方法。散步是最适合准妈妈的运动之一,每天傍晚坚持散步四十分钟。

  3、注意饮水技巧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饮水,要大口大口地饮,但不是暴饮,使水尽快到达结肠,而不是很快被肠道吸收到血液。这样,就可使粪便变得松软,容易排出体外。

  4、慎用药物

  万一孕妇的便秘无法减轻,就必须立即就医,遵医嘱服用通便药物,绝对不能擅自使用开塞露等药物,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些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

  5、保持身心愉快

  孕妈妈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因呕吐等不适感而心烦意乱,烦躁的心态也会导致便秘。

  6、饮食调理

  a.选择吃含纤维多的食物

  有便秘情况的孕妈妈,可以吃一些制作较粗糙的粮食,如糙米、麦、玉米;各种蔬菜,如豆芽、韭菜、油菜、茼蒿、芹菜、荠菜、蘑菇等等;含纤维较多的水果,如草莓、梨、无花果、甜瓜等。

  b.选择含脂肪酸较多的食物

  各种坚果和植物种子也能有效缓解便秘情况,如核桃、腰果仁、各种瓜籽仁、芝麻等;含脂肪酸多的鱼。

  c.选择能促进肠蠕动的食物

  多吃香蕉、蜂蜜、果酱、麦芽糖等食物,能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还可以喝一些酸奶来缓解便秘。

  d.选择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

  如动物的肝脏、蛋黄、大豆、豆芽、芹菜、莴笋、紫菜、核桃、花生等。

  e.选择含水分多的食物

  如鲜牛奶、自己制作的鲜果汁等。

养月堂5阶段天

中医特色产后康复调理体系

国医堂名中医精研配方

养月堂独家专供

内服药饮补气养血促进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外敷药油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除体内寒湿

穴位按摩通畅气血加速子宫复旧卵巢滋养

第一阶段

产后黄金恢复期(1-28天)

补气养血改善体质

第二阶段

产后经络修复期(29-41天)

p疏通经络祛湿排毒

第三阶段

产后生殖系统修复期(42-59天)

缩阴提臀延缓更年期

第四阶段

产后全面修复期(60-99天)

调经美颜滋阴补肾

第五阶段

产后修复巩固期(-天)

通畅气血固本培元

养月堂中医养生月子会所

  养月堂中医养生月子会所,是天津首家以中医产后养生调理为特色的月子会所。首席专家金季玲教授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顾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天津市名中医、中医院国医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医50余年,主编或参编了《新编中西医结合诊疗全书》等10多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诊疗妇科患者数十万人。

  养月堂以“金季玲教授”为核心,基于“中医体质学说”,致力于为不同体质的产妇量身打造中医月子调养方案,通过中医药膳药饮、归元月子饮、中药草本古法擦浴足浴、中医子宫复旧理疗、骨盆紧致修复等独特手段,利用产褥期这个绝好的调养身体机会,五阶段天,让每一位宝妈坐一个好月子,养一个好身体,脱胎换骨,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