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非凡发展,常州实现非凡巨变。喜迎党的二十大,常州发布推出特别策划“非凡十年·看发展”,展示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十年来取得的瞩目成就。 金坛有着“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山美、水美、产业美。作为我市最为年轻、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新城区,十年来金坛勇立产业潮头,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奋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创造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福地”。 提速!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如果说广袤的水域孕育了金坛的过往,那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则引领着这片“江东福地”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今年的酷暑没有影响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先开段的建设进度。5月底,金坛站房混凝土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7月,金坛站房屋面钢结构网架完成拼装作业;8月,金坛牵引站配套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架线阶段。 南沿江城际铁路是沪宁间第二条城际铁路,将于明年8月具备开通条件,届时,金坛将告别“地无寸铁”的历史,一举进入高铁时代。作为南沿江城际铁路全线唯一一座“十字交叉”线侧式站房,金坛站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中铁广州局南沿江项目部负责人许国昌高铁的开通将打通金坛在长三角的大动脉,人才的引进会更多、更顺畅。高科技人才的加入必将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让金坛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 从“四个西进”到金坛撤市设区,从常金一体化快速发展到常金同城化加速推进,金坛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织密路网,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公里;金武快速路、G金坛段、S金坛段、长荡湖旅游大道、茅山旅游大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通车;科教名城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河海大学新校区加快装饰装修……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规划图 当前,金坛正按照“东融、南拓、西优、北控”的路径,重塑“三城、三区、三中心镇、三融合镇、三街道”,大力提升城市能级,着力打造“创新之区、时尚之都、活力之源”。 提质! 项目为王,产业蝶变 常州正举全市之力建设“两湖”创新区,作为主战场的金坛区于今年6月30日,召开“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25个产业、科创、文旅等类型项目集中签约,排定重点项目(工作)个,总投资.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 华耀光电10GwhN型高效光伏组件、10Gwh异质结电池项目就是大会排定的项目之一。项目位于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5亿元,一期项目将于年6月竣工投产,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贡献税收3.38亿元。 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勇目前金坛已经集聚4家电池电芯龙头企业,相关产业已经成为了金坛支柱产业。华罗庚高新区内,围绕动力电池相关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亿。 除了华耀光电的这个重大项目,近期,金坛还有8个项目也都陆续启动开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强链补链。1-8月,“两湖”创新区金坛团组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5%。 作为“两湖”创新区主战场上的主力军,金坛经济开发区同样“冲锋在前”。今年8月3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年中全球独角兽榜》,蜂巢能源榜上有名。这家专业研发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总部就位于金坛经济开发区。成立至今短短四年时间,不仅自身成长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还吸引北电爱思特、恩捷、当升等细分行业龙头纷至沓来,不断补齐拉长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十年间,金坛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迅速奔跑。如今,蜂巢能源和总部位于华罗庚高新区的独角兽中创新航一起,“双驱”牵引金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年,金坛动力电池产业累计实现进出口额57.1亿元,其中出口额为39.3亿元,同比增长.7%。 今年,金坛再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4家,十年间实现了从“0”到“4”的突破。 年金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亿元,是年.41亿元的2.3倍; 年,金坛区地区生产总值.09亿元,是年.1亿元的3倍。 提色! “农”墨重彩乡村振兴 金坛山水秀美,长荡湖畔的多个村落,属于“两湖”创新区水乡绿苑区。十年来,这些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下,长荡湖大闸蟹正在抢“鲜”上市,在长荡湖水街经营着一家餐饮店的蔡锡明,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直播带货,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螃蟹订单成交。 打包装箱,发货送货……旺季来临,虽然忙碌但是所有人都乐在其中。蔡锡明靠水吃水,在柚山村养着螃蟹,开着餐饮店,年收入超百万元。而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在长荡湖围网养鱼虾的渔民。 金坛区儒林镇柚山村螃蟹养殖户蔡锡明十年前,我们在湖区网围养殖的时候,设备不健全,伤环境,人做得也辛苦。现在方方面面都比原来先进、环保,螃蟹产量也更高。这十年我的收入增长了80%。 △阡陌蟹塘洮湖十年浪,滔滔两岸潮。十年前,柚山村村民挖山采石、围网养蟹,导致环境每况愈下。如今,他们转变方式,涵养山水资源,围绕“一山一湖、一宕一寺”等资源,盘活农村闲置房以及工厂遗迹等沉睡的“资产”。 长荡湖水质日益改善,吸引来了越来越多候鸟和游客。柚山村“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越走越宽,昔日的工业村成功蜕变为“阡陌蟹塘”的梦里水乡、宜居生态村。 十年间,金坛围绕水稻、水产、茶叶“两水一茶”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统筹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年,金坛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06亿元。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6.7%。 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63.5%,位居常州市第一。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提亮! 文旅融合全域皆景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金秋时节,在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仙姑村的村容村貌再次提档升级,游客惬意地在稻花飘香的田野里喝着咖啡,享受田园生活;上阮村也迎来了美丽乡村开园的大日子,村民喜迎八方游客。 望山见水,稻田无垠,旅游资源优越的茅山脚下,从来就是游人青睐之地。近年来,持续不断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山水增色,让“农旅融合”成为金坛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大抓手。 年之前,金坛茅山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量不到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年之后,来景区的游客一路走高,这一年,东方盐湖城正式开园。景区从单纯景观山镇到闲养仙镇,再到如今的沉浸式文旅休闲度假目的地,始终保持超前姿态,不断创新景区体验。去年10月,茅山国际会议中心建成运营,今年暑期夜游项目“梨花幻境”全新上线,越来越多的游客被丰富的体验吸引,在东方盐湖城游玩、住宿,大大延长了游客停留在景区、度假区的时间。东方盐湖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静我们作为茅山的“月亮工程”,带动了整个茅山旅游度假区大踏步向前走。我们还积极响应金坛全新文旅战略提出的“一水一山一村一人”概念,助力金坛文旅实现质的飞跃。 年至年,东方盐湖城总营收超过3亿元,接待人次超万,带动茅山旅游度假区年客流超过万人次,过夜客流36.85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6.3亿元,省级排名上升至第2位。 截至年年底,金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48%,较年末提高13.8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是十年前的2.2倍。 小布微评 回望过去十年,金坛破解城市发展桎梏,金沙老城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宜居,钱资新城“一湖两廊三中心”形态更加齐全、活力更加凸显,科教名城创新要素涌动、风头更加强劲。 今天,扛起“两湖”创新区主战场重任,金坛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奋蹄疾驰,以铿锵有力的扎实举措,推动宏伟壮阔的美好蓝图尽快落地,展现“生态创新区、未来科创城”的建设新气象! 记者:尤琳娜张福江伊宏辉张品阳 编辑:刘丹宁 审核:魏溪莹钱韬张盈盈 监制:黄江马凌云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发布 (bu) 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