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 http://m.39.net/pf/a_6608119.html 年5月6日,安徽省六安县东南的冇牛冈上,漫山遍野红旗飘扬,一队队臂戴红袖章,手持大刀、长矛等各种武器的赤卫队员、农会会员,整齐地排列着。一位身背驳壳枪的青年人高声宣布:“现在,请武装暴动领导人汪孝芝讲话。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位中年女子出现在高坡上。只见她身着黑色短装,腰间插着一枝手枪,一双圆圆的大眼炯炯有神,显得十分威武。 在六(安)、舒(城)边境,无人不知汪孝芝。豪绅地主视她为“活仙姑”,贫民们把她看作肝胆相照的知己,最普遍的称呼是“汪三姑娘”。如今,她怎么会忽然变成了冇牛冈暴动的领头人? 汪孝芝,原名汪林务,年出生在安徽舒城县猫儿岭的穷苦农家。由于家境贫寒,从小被送给班姓人家做童养媳。性格倔强的汪孝芝受不了封建家庭的虐待,幻想做一个惩恶行善的侠女,普济众生。16岁那年,她毅然逃出班家,到六安县境埠塔寺一带,拜云游四方的一个老尼姑为师,采集中草药,为穷人治病,过着半乞讨半行医的生活。这老尼姑是“在理会”的一位首领。“在理会”为清代皖西民间的秘密结社之一,主张“推翻满清,创建民国”。这个主张很合汪孝芝的心意,便欣然入会。从18岁开始,汪孝芝化名“汪三姑娘”,往来于六、舒边境,结识“在理会”的各方首领以及三教九流,为推翻帝制奔走。由于她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豪爽真诚,被会友推为首领。 辛亥革命后,“在理会”的宗旨发展为“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不久,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汪孝芝听说,这些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她一时闹不清楚。但她看到共产党所干的事,正是自己多年梦寐以求而没有办到的,于是对共产党开始产生向往之情。她到处留心打听,想找共产党。 年春,中共六安县委开始在六、舒交界的地方,建立、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县委了解到汪孝芝的情况,确定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党组织便派高伯明、马霖找汪孝芝,每日与她长谈,一直住到春节过后才离开。经党组织的教育和审查,年1月,汪孝芝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汪孝芝入党后,以“在理会”首领和豪门闺秀的身份作掩护,在六、舒边境从事革命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她先后创建了六安草皮塘、舒城张母桥等4个党支部、2个党小组,共发展80多名党员。六安的埠塔寺、九十铺、张家店、施家桥、陈家河,舒城的张母桥、鹭鸳庙、干汊河、下五显一带都有了农民协会。仅张母桥、狗食冈、春秋山几处,就有会员多名。六安的埠塔寺、九十铺、曹丕塘、冇牛冈一带,几乎所有的贫苦农民都是农协会员,连私塾先生、手工业者都加入了农民协会。这期间,她还办起了遍布六、舒边境的“红学堂”,组织农会会员练武学艺,为日后开展武装斗争创造了条件。然而,汪孝芝表面上依然是“在理会”的“汪三姑娘”。 年5月,皖西北道委决定成立六霍县委,领导六安、霍山、舒城的白区工作,汪孝芝当选为县委委员兼曹丕塘党支部书记。 年3月,红军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开展外线进攻,东征皖西,发起了苏家埠战役。皖西北道委决定由汪孝芝领导、六安特务队配合,在冇牛冈一带组织农民暴动,牵制地方反动武装,支援苏家埠战役。 5月6日晨,汪孝芝英姿飒爽地登上冇牛冈高坡,大声宣布:“今天我们举行暴动,成立苏维埃政府!九十铺为二乡,埠塔寺、曹丕塘为三乡,过龙塘为六乡,陈家河为七乡。我们马上就去打土豪、分田地……”话音未落,会场上响起了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大会结束后,队伍正要分头出发,突然发现反动头子李宾如、刘敬之、施汉三带着五六百人从三面包围过来。汪孝芝当机立断,一面把数十面红旗插遍冇牛冈,一面集中火力阻击。敌人看到漫山遍野的红旗,不知虚实,不敢前进,只是乱喊乱叫。中午时分,宋指导员侦悉西南方向敌人兵力较弱,便在入夜后集中火力打开一缺口,掩护汪孝芝带领群众冲出了重围。接着,特务队和战斗队也分头冲了出去。 5月7日夜,突围出来的队伍在张家店东南的月牙塘会合。汪孝芝将队伍改编为六霍县游击大队,活动在前河两岸。后来,连续消灭了张大院、小老家、思古潭、丁家圩等地反动武装。5月15日,汪孝芝带领部队攻占张家店镇,正式成立了二区苏维埃政府,游击大队改编为六霍独立营。 六霍暴动胜利后,为支援苏家埠的包围战,汪孝芝发动群众运送粮食和各种物资,动员妇女做军鞋,并率领武装拦截溃败的敌人,还挑选了多名青年队员,送往前线参加主力红军。汪孝芝常常忙得饭顾不上吃,觉睡不好,明显地消瘦了。县委其他同志劝她注意身体,她风趣地说:“你们忘了我是‘仙姑’,我的神通还没有都显出来呢!” 年9月,蒋介石向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大规模“围剿”。汪孝芝和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率领独立营、地方干部和红军家属前往道委所在地麻埠。不料,中途形势突变,红军主力已离开根据地西去,国民党军正潮水般涌来。当汪孝芝一行到金家寨附近的长柱岭时,前面的道路已被切断。结果,部分同志冲破敌人的封锁,追上了西行的红军部队走了,其余的由汪孝芝带回,在中共舒城特支的领导下坚持斗争。 年4月21日夜,汪孝芝参加舒城特支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后,回到了井上庄。当时,六安苏区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还乡团”到处张榜悬赏捉拿汪孝芝,井上庄正是他们监视的重点,而且有密探发现她回到庄上。 天麻麻亮,敌人把井上庄团团围住,挨家搜查,没有找到汪孝芝。敌人逼迫全庄人到打谷场,威胁群众指认汪孝芝和游击队员,没有人吐一个字。敌人向群众开枪,有几位老乡倒在血泊中。乡亲们怒视敌人,敌人气急败坏,狂叫:“你们再不交汪孝芝,就把井上庄杀得鸡犬不留,烧得寸草不剩!” 人群骚动了一下,又很快平静下来,四周静得连彼此的呼吸都能听到。这时,只听一声“预备!”的口令,敌人准备开枪。突然,一个声音犹如晴空霹雳:“你三姑奶奶在这儿,不许动乡亲们一根毫毛!”乡亲们回头一看,汪孝芝从草堆中走出来。人群中一片惊呼:“汪三姑娘!汪三姑娘!……” 汪孝芝走到群众面前,深情地对大伙说:“受惊了,乡亲们!死了我汪孝芝不要紧,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4月26日,汪孝芝在张家店街头英勇就义。 汪孝芝被害后,农友们把她的遗体运回草皮塘安葬;窑工们特地烧制了一块镌刻着她生平事迹的陶瓷墓碑;乡亲们挖来一棵棵山菊栽在墓前。每到深秋,红的、紫、黄的山菊花,开满墓地。汪孝芝这位坚贞不屈的女共产党员,犹如如火如荼的山菊花,永远开放在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