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39.html 昨晚给大家解密了“太虚幻境”和“真如福地”两个石牌坊上的两组对联是什么意思?通过之前的解密文章,大家知道了,《红楼梦》一书主要讲的就是佛法,意在度化世间人不要执迷在对这个尘世间的贪心欲望中,人间的荣华富贵和男女情爱都是因缘生灭、暂时显现的假象。如果我们过于追求它们,得不到会感觉心中生苦,而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失去了又心有不甘,但是它们终会失去的,不值得我们沉迷其中,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一是修好世间法,行持好孔孟之道,以利他菩提心济世度人,努力让我们自己乃至身边所有人的世间福报和智慧资粮都能够圆满。因为这是修好出世间法的基础,世间法修得不好,出世间法难入。 二是修好出世间法,看破世间万物无常变幻、因缘生灭的本性,放下万缘,正行无缘,拨云见日,照见自己的本性初心,出离三界,不入轮回,证得真如佛果,获得永久的解脱自在。 以上内容作一简单回顾,下面开始解说今晚的主题内容。 《红楼梦》最后一回中,讲到那僧把顽石神瑛侍者送回青埂峰下后,说:从此后“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进行分别细说: 一、天外书传天外事 “天外书”,指的《红楼梦》一书,“天外事”指《红楼梦》书中所讲的故事。为啥要这么说呢?该怎么来解释呢? 1、从字面上理解 《红楼梦》是从上古神话女娲补天开始说起的,同时是以青埂峰下女娲补天未用之顽石(即常到三界之外的太虚幻境中游玩的神瑛侍者,此处读者若有不解请查看本平台之前的解密文章对此有详解)的人间经历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剧情的。这个故事剧情,也是由空空道人从那青埂峰下女娲补天未用之顽石上抄录后,再通过曹雪芹传到人间的。所以说这就使得《红楼梦》一书成了天外之书,讲的故事也就不只是人间之事了,同时也是天外事。 注:贾宝玉初到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姑,警幻仙姑自我介绍,说她居住在离恨天之上。这个离恨天,通过其它书中可查到指的是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之外的地方。 2、从主旨内涵上的隐喻理解 《红楼梦》一书,虽然用了大部分篇幅讲的是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和男女情爱,但是这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内涵,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内涵恰恰相反,而是先创造出一个繁华盛景让人们执迷其中,然后再让繁华落尽,目的是要引导世人反省和开悟,让人们看破这人间世界的一切不过是无常变幻、因缘生灭的假象,我们最终都会失去它们的,这一切都是不值得我们去迷恋的。我们应该放下对人间世界的执迷心,去发心修行,通过看破万缘、明心见性,找到自己的本性初心,照见我们自心中本就具有的佛性(此处若不懂请参看《六祖坛经》),证得真如佛果,获得永久的解脱自在。 这样的主旨内涵,讲的其实是出世间法,何谓出世间,就是出离人间,出离三界,不入轮回。《红楼梦》一书作为主讲出世间法的书,自然该称得上是天外书;其主讲的度化世人出离三界之事,也自然该称得上是天外事。 二、两番人作一番人 “两番人”指的是《红楼梦》书中讲的那一番人和现实世界中读者(即人间世界的凡夫大众)这一番人,此两番人也。“作一番人”意思是点化读者,千万不要只把此书当作普通的世俗小说只看了个热闹就完了,而应该深入思考书中讲的那些道理,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身上,好好修身,好好做人,才是在世为人的本分。既要修好世间法,也要修好出世间法,等全都修得好了,若能证悟出离三界,我们的修行才算是取得了最终成果。但是出离三界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个人解脱,我们还要去济世度人才是一个修行人最应该做的事。 总结一下:“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这句话就是引导读者要结合现实世界、现实生活去理解书中的道理,同时再把书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的身上,既能参透书中讲到的所有道理,也能参透人世间的苦乐悲欢,安安稳稳地做好今生的事,无论是对于我们自己还是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能令一切事情圆满,这才不惘读过此书。 欢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