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如果有谁问我你有多美丽,你

时间:2023-4-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因为购买了kindle的包月服务,所以会特地选一些包含在包月福利的书来看,这也算极简生活的一种吧,哈哈哈!年度读书计划已经翻倍完成,感觉轻松不少,现在就选一些轻松的更符合自己喜好的书来看。因为我从小在农村,对乡土文化风情有深刻的印象和怀念,就特别喜欢看汪曾祺和赵树理的书。如果说汪曾祺的书充满文艺有些高尚,那么山药蛋派赵树理的书就是彻彻底底的乡村风格,而正是这种泥土乡村风格,让我格外迷恋。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繁华,相反,我更热爱繁花似锦火树银花,因为,有泥土的陪衬,这繁华才显露她的迷人!

昨晚读的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这本书其实看过多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读它。那时我还在上小学,还没到五年级,乡村女孩子其实没有什么娱乐,而我那时独来独往,没什么小伙伴儿,其实是很孤独的。我常常一个人找书来看,白话文文言文,不管是什么书,找出来就看,也不管看不看得懂。这本书是在邻居家找来的,这位邻居一直在昆明打工,结婚生孩子才回到老家来,对我来说,她简直就是一个时髦新派人物。所以,她桌上的书肯定也特时髦。那本书挺厚的,由多部小说组成,其他的看过就忘了,唯有《小二黑结婚》一直记了下来,从不曾忘记。

阅读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内心随剧情矛盾跌宕起伏,但内心是无比通畅的。或许就是因为赵老先生那朴素新颖但练就到炉火纯青的手法,对普通的中国农民达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让我感到文中生动的乡村生活就在眼前一幕幕上演,让人陶醉。他那“明朗隽永而时有幽默感”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文中人物的性格形象和心理状态,使人读后如见其人,意味无穷。

在小说中有一类被封建观念和传统陋习迷信色彩严重扭曲的老一代农民。如文中的二诸葛是个老实的农民,但却非常迷信,“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接连碰钉子,吃了亏,都不悔悟。在儿子小二黑的婚姻问题上,坚决反对同小芹的自由恋爱,因为“命相不对”,更荒谬的是,为儿子找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做童养媳,还美名曰:“千里姻缘一线牵”。

另一个典型代表三仙姑,受封建思想毒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年轻的时候,因婚姻的不称心,便利用姿色和契机,索性装神弄鬼,整日“哼哼唧唧吾神长吾神短”,让青们跟着她转。可是后来当看到青年们被女儿小芹吸引了过去,她心中很不甘,决心拆散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把女儿嫁给一个才死了老婆的退职军官,这做法真让人瞠目结舌。

三仙姑和二诸葛虽然都具有浓重的封建思想,但俩人还是有所不同。二诸葛信奉阴阳八卦,是出于真的迷信,否则何以一再碰壁却“死心不改”?,一再要求区长“恩典恩典”,反对小二黑的自由恋爱,本质上也是出于一种畸形的“爱”。但三仙姑不是这样,她装神弄鬼是为了招徕相好,为了自己的虚荣。当她想到“以后想跟小二黑说句笑话也不能了,那是多么可惜的事。”,便出于妒忌,反对两个年轻人的结合。如果说二诸葛的迷信让人感觉愚昧和可笑,那么三仙姑的做法则是根深蒂固的旧思想的可憎。

但是,农村中还普遍存在的封建残余意识并不能阻挡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小二黑和小芹便是理想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身上,可以明显感受法律观念和平等意识。小二黑本来可能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受到恶霸金旺兄弟的捆绑摧残,但是他公然反问:“无故捆人犯法不犯?”小芹也可能迫于母命,成为填房,以悲剧命运结尾,但她竟然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去!”因为他们新一代农民已经觉醒了,不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是努力追求个人的幸福,相信男女婚姻自己做主。也是对新社会,新政权的美好讴歌。

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赵树理先生的创作背景。年创作的这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生活原型,源于左权县横岭村的一个悲痛的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一个是民兵队长岳冬至,一个是妇女主任智英贤。两人的相互爱慕和交往引来了村里人的非议和几位智英贤追求者的妒嫉。因为他俩都是“已婚”的身份,岳冬至从小定了娃娃亲,有童养媳;智英贤则被爱财的父亲收了彩礼,聘给一个年纪与父亲相仿的富商为妾。那几位追求者本想教训一下自己的“情敌”岳冬至,却不料令其死于非命……年的一个深夜,他们逼岳冬至承认和智英祥“私通”,冬至不服气,他们拳打脚踢打死了岳冬至,还把他吊在牛棚里,说是自杀。

后正在左权搞社会调查的赵树理了解此事后还帮忙岳冬至父亲写了状书,最后还了岳冬至清白,惩治了恶人。一起因妒生恨,失手致人死亡的悲剧,竟被赵树理老先生妙笔生花,升华到追求恋爱自由、反对包办婚姻的高度,着实应大力宣传。可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何叫小二黑结婚而不是二黑结婚,是不是加个“小”字更能表达非原型而为艺术之妙意。

赵树理作为一名农民作家,山药蛋派领头人物,他笔下的农民形象生动可感。但与“五四”以来其他作家相比,比如鲁迅笔下常常是苍茫的天底下的荒凉,破败的村庄,命运具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农民,赵老先生笔下是新政权已经建立,人们开始当家作主的生机勃勃的农村画面。他们开始觉醒,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便是二诸葛,后来“不好意思再到别人眼前卖弄他的那一套了。”三仙姑不合年龄的装扮在群众面前出丑后,也收敛起来,打扮端庄些了,像个长辈的样子。这些转变都暗示了新社会的到来。

我小时候不至于吃不饱饭,但生活却仍然清贫。不过那时候读过许多书,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只能通过书报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很庆幸,小时候我读了那么多那么多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