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在育儿群里碰到一个案例:3岁的孩子,午睡起来吐水,同时头痛。 简单聊了几句,是明显的“火气”问题: 很多宝妈们对孩子的生病、饮食问题很纠结。其实,如果稍微了解一下小儿生理特点以及宝宝体质就很容易判断出来如何做? 那么接下来跟大家聊聊小儿的生理特点: 01.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即小儿的五脏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 “脾不足”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力等; “肺不足”表现在发病之时少气、短气,动则气促、乏力、自汗诸症,尤其是小儿哮喘,咳嗽及肺炎喘嗽等; “肾不足”在病理方面则多以肾精不足疾患为多一方面表现在先天之精不足所致的各种疾患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另一方面由于脾胃精微不足,影响到先天之精而产生的各种疾患如佝偻病等。 “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 “心有余”中心经病变除了心火偏旺,睡觉比较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等心火有余的实证之外,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一面; “肝有余”中肝经的病变的是指孩子脾气比较大,容易烦躁,常见有手足搐搦,慢惊风证候。 时下,正值春季万物生发,五行属木,对应脏器为肝脏。在饮食养生上传统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因此春季养肝的同时需要照顾养脾胃,同时注意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 孩子本身阳气就旺盛,恰好处于春季生发时节更应该做到顺应生发之气,健脾养胃! 在这个例子里面,可见孩子的脾脏的功能是偏弱的,正好体现了我们刚才讲到的:肺脾肾不足问题。 而且厦门在南方,正值湿热,如果不顺应整个天地之气健脾除湿,省酸增甘孩子生病的几率是很大的。 02.如何调理“三不足两有余” 小儿五脏的三不足和两有余中的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脏器会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功能不断的善,脏器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 “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宝宝的“火”通常由于吃得过多,导致胃火发生,在这里小美医生提醒广大宝宝的家长们,为预防宝宝“上火”,最好用母乳喂养,因为饮食不正常导致消化不良和积食是儿童“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母乳不足,建议选用不易“上火”的配方奶粉,也就是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同时每天早晨醒来还可以冲一杯蜂蜜水给宝宝饮用;而芦荟、苦瓜等食物在饮食中补充也很不错;绿豆粥或绿豆水也有不错的解毒清火的功效;水果品种要丰富;合理饮食,保证睡眠也很重要。 另外,“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机体”和“外部环境扰乱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也使得宝宝产生“内火”。 宝宝的脏腑肌肤都很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还不够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都能成为宝宝“上火”的隐患。 春天里,宝宝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 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造成人体“上火”; 秋季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孩子一旦受到风寒就更容易“上火”; 冬季孩子抵抗力弱,易生病,而不少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宝宝穿得过多也会使宝宝生热化火。 因此如何防治宝宝“上火”成为每个妈妈的必修之课。 03.生活中妈妈们要做些什么? 1、让宝宝多喝水:宝宝皮层薄,很容易丧失体内水分,。所以在两餐哺乳或正餐之间给宝宝多补充水分是预防上火的最简便的方法。宝宝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同时能够保持屋内温度22度,湿度60,是最好的。 2、母乳喂养,或者选择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3、给宝宝吃蔬菜水果:蔬果中的粗纤维对预防宝宝便秘很有帮助。 4、可以给宝宝喝一些绿豆汁或绿豆粥也是清火的好方法。 5、控制宝宝的零食量,不吃辛辣、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 6、帮助宝宝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04.建议的食疗方: 1、山药红豆牛奶 配方奶以及牛奶都是孩子经常食用的,如果宝宝的脾湿严重可以添加健脾祛湿补肾的山药红豆。 材料 A.红豆20克.洗净.煮熟 B.新鲜山药50克.去皮.切块 C.配方奶毫升 做法 将A、B、C放入榨汁机→搅打1分钟→用细筛过滤取汁 功效 山药: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红豆:有生津、利尿、消肿的功效。(山药对便秘的宝宝要少用哦) 2、白萝卜瘦肉粥 孩子的饮食更重要的是营养的充足与合理的搭配,清淡饮食很重要(这里的肉可以少用,也可以换成猪肝) 材料 A.大米20克→加水浸泡1个小时 B.猪肉10克→用水煮一下切碎 C.白萝卜20克→去皮切碎 做法 锅加水煮开→放入A煮20分钟→放入B、C熬至软烂 功效 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 适合9个月以上宝宝 最后,再跟大家推荐几款健脾胃的食物吧: 五谷类:小米、玉米、粳米、红薯、荞麦等。 蔬菜类:山药、大豆、扁豆、胡萝卜、白萝卜、香菇、甘蓝、生姜、南瓜、莲藕等。 水果类:苹果、山楂、橙子、荔枝、木瓜等。 干果类:栗子、大枣、花生、莲子等。 肉类:猪肚、牛肚、猪肉、牛肉、鸡肉、胖头鱼、鲫鱼、平鱼等。 想要更多精彩小儿食疗方可以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