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习惯性便秘,试试番薯糖水! 医学指导:儿科许华主任医师 文/儿科欧阳学认主治医师 小孩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间隔长且无规律,或有便意但排不出大便。 小儿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我们这里主要讲功能性便秘的食疗。便秘的药膳食疗调理原则是润肠、通便,此外还可改善饮食品种,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忌油炸油腻之品,忌过食冷饮,同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于习惯性便秘,欧阳医生推荐番薯糖水。 番薯糖水 原料:番薯g,白砂糖适量,生姜2片。 制法:番薯洗净,去皮切块,加适量清水煎煮,待番薯变软熟透后,加糖、生姜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用法:喝汤吃番薯,1天1-2次。 功效:番薯甘平,归脾肾经,功能补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诸药同用,共奏宽肠通便之功。 适用于: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胀、胃口差。 适用年龄:3岁以上儿童。 专家介绍 许华,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于诊治小儿血证及肺脾病证,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科疑难复杂病,对小儿腹泻、过敏性紫癜、胆汁淤积症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倡“良医不废外治”,擅长运用中医外治疗法防治小儿常见病。主持国家“十一五”科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各级课题1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论著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三项。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作者简介 欧阳学认,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教学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广东省教学改革课题、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共2项,主持校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30篇。擅长:发热、咳嗽、哮喘、腹泻、厌食、过敏性紫癜、肾炎肾病等小儿常见疾病。 温馨提醒: 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