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最神秘的女子,很多人认为秦可卿的身份不同,处处引人猜测。 她与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妹妹同名同貌;她临终前给王熙预言性的殷殷嘱托;她的卧房陈设奢靡香艳,甚至僭越;她与贾珍不同寻常的乱伦之情;她赫赫扬扬的超豪华葬礼,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但是,作者又早在《红楼梦》原文第八回中将秦可卿的身世交代的十分清楚: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可为啥作者都写的这么明白了,大家还是对她的身份有诸多猜测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小门小户养女何能高嫁宁国府嫡子贾蓉为正妻? 大家几乎都在纠结,秦可卿一个营缮司郎中(程乙本将秦业的“营缮郎”改作"营缮司郎中")的养女凭啥能嫁给三等公贾珍嫡子贾蓉为正妻? 按照原文所描述,秦家当真是穷的一比,也没什么有势力的亲戚。不信你看秦钟入学时候,“秦邦业宦囊羞涩,东并西凑,恭恭敬敬二十四两贽见礼。”秦钟和秦业死后只有几个远房亲戚过来帮忙,连丧葬银子都是贾母赞助的,可以说很穷很凄惨了。 但是《红楼梦》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里面有大量的隐喻和暗笔和对比。想要了解秦可卿的出身,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要看一下营缮司郎中是个什么官职,是不是真的又小又穷? 秦可卿的父亲秦业现任营缮司郎中,是作者虚拟的官名,甲戌本在"营缮郎"下有"官职更妙"的批语,也印证了这一个名称为虚拟。 但是《红楼梦》成书约在清朝乾隆年间,在明清两代工部设有营缮司,隶属于工部。掌缮治皇家宫廷、陵寝、坛庙、宫府、城垣、仓库、廨宇、营房。 营缮司郎中一职在明清时为正五品,营缮司员外郎为从五品,级别、俸禄并不低,其所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是一个肥缺。 正五品的京官,官职已经不能算小了,而且还是工部管还价建筑的肥差。 要知道荣国府贾琏和贾蓉所捐官职均为五品虚职,居住于荣国府正堂的贾政官职也是从五品。 所以,秦邦业官职的官职并不寒酸,也属于仕宦之家,其职位与贾政相仿佛。只是秦家的家业对比四大家族,公府侯门的势力地位肯定是显得门第比较低一些罢了。 按照封建社会“抬头嫁女,低头娶妇”的习俗,秦可卿嫁给贾珍(三品威烈将军)的儿子贾蓉,虽然有高攀之嫌,但也在情理之中。 《红楼梦》第八回写到:“(秦可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不仅介绍了秦可卿长得美,又风流多情而且这秦家还与贾府有些瓜葛才结的亲,那么到底是什么瓜葛呢? 所以贾府和秦家的瓜葛,肯定是非同一般的,要知道《红楼梦》里没有一句废话,肯定是作者不好明写但又不得不写,才简单提了一句。 对比几乎同期出场的王狗儿的祖上曾经与四大家族的王家连宗,贾雨村为了攀附权贵自认贾政为宗侄这些都可以被称为瓜葛。 贾府作为大家族除了与其它大家族联姻结亲,也需要向下发展人脉势力网络,才能更方便谋取利益,所以秦业与家政同在工部任职,应该是比较亲近的同事关系。而且营缮司皇家工程建造和修缮,是个大大的肥差,这对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结交对象,而且秦邦业此人比较老实,也好控制。 所以秦可卿,以五品京官之女的身份嫁给三品威烈将军之子贾蓉为正妻,属于利益交换。贾家想利用秦邦业手中权利可以谋取利益,秦邦业想高攀贾府势力,为女儿找了个好归宿,也给儿子未来铺路,双方达成一致,结成了亲事。 而且贾母也说过: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了,来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 那么以秦可卿的人品嫁给贾蓉也就是比较正常了,因为两个人的差距其实也没那么大。 但是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秦可卿之父是“营缮司郎中”的基础上,程乙本作为目前最靠谱的版本之所以这样修改,必定也是想抬高秦可卿出身。 而且有的版本中提到秦钟临死前,宝玉及时赶到去见了他,他惦记起家里还有三四千两银子没有妥善处置,具体这些钱是秦可卿死后贾府给的抚恤金还是其它,这里就不展开分析了。 综上,再结合我们开头提到的秦钟入学和秦钟秦邦业葬礼上的光景来看,关于秦可卿的出身正是因为这些前后不一的矛盾才成为一个谜题。 超高规格豪华葬礼办,北静王亲自祭奠 秦可卿的葬礼堪称红楼梦最高规格,这个毋需置疑。 你要说贾珍因为实在太爱她,才不惜豪掷钱财大办特办,不仅不顾僭越给她用了万年不坏,非帝王将相不可用的棺木;还为了给她排位上写个“诰授贾门秦氏宜人之灵位”的好看名号,还专门花了两给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官,这也都说得过去。 但是一众王公大臣搭棚路祭,就连北静王水溶都亲自祭奠,这个牌面委实有点招摇了,说是皇族的规格也差不多,不得不引人怀疑。 毕竟此时贾府已经开始没落,贾府众人也没有一个在朝中有实权的,就是最能干的亲戚王子腾也还是个京营节度使,虽然掌握京城兵权,但也只是贾府亲戚。 别说秦可卿只是一个宁国府的小辈儿媳妇,就是王子腾亲娘葬礼能搞出这个规格,我都感觉有点悬。 很多前辈解读考证秦可卿这个人物,说她也许是书中提到坏了事的义忠亲王的女儿,或者是废太子的女儿,对此恕我不能不能认同。 贾府子孙虽然没出息,但也就敢干一些花天酒地、仗势欺人这些纨绔能干的混账无赖勾当,最恶劣到极点的就要数石呆子事件了。 若说娶罪臣之后或废太子之女,贾府要是敢做,莫不是嫌命太长了?就算宁国府老家长贾敬不管事儿,贾珍见色起意,但荣国府还有贾母坐镇,不可能允许娶一个跟底不清楚的女人来给做正妻。而四大家族也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家头铁,不可能大家都不害怕。 甚至还有索隐考证,说贾元春之所以能突然封了贵妃,是因为她向皇帝告发了秦可卿,这个逻辑我就更难理解了。 一个女官跟皇帝告密,说她家藏了一个前朝遗孤。她难道不怕家族被牵扯才成为前朝罪臣余党,被抄家灭族吗? 本身贾府这样的旧勋贵已经是朝廷蛀虫,皇帝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了,贾元春会这么主动往皇帝手里递刀子吗? 所以,我不能认同秦可卿出身皇族或罪臣之后。只是她的葬礼实在是超标,堪比皇家规格,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为这是一次功勋旧臣之间默契的战队行为。 首先葬礼的奢华程度,用贾珍要面子足以解释,贾府作为三代勋贵,越是没落就越要强撑起面子,以免被人瞧不起。 而前来参与祭奠的王公大臣几乎全是和贾府祖宗宁荣二公交好的勋贵之家,这可以视作一种抱团站队行为。他们之所以要抱团,是为了自保。 因为此时红楼梦世界里的新皇帝刚登基不久,太上皇、皇太后还在。这些勋贵旧臣都是太上皇一边的,而封建社会的新皇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老臣勋贵难免人人自危,所以要抱团,向新皇帝展示一下,我们很团结的,你要慎重哦。 而且我们再来看一下秦可卿葬礼上来的这些人虽然名头都很大,但很多人家也都和贾府一样已经没落了。 如镇国公后人,现袭一等伯。理国公后人,现袭一等子。齐国公后人,袭三品威镇将军等等,可见也都不是什么朝堂上有实权的大人物。 唯一最高级别人物是北静王,这个王爷也个重要人物,此处不展开讲,只简单说一下,从他多次随手将皇帝赏赐的东西送宝玉,甚至戏子琪官来看,他和皇帝的关系应该不怎么样,所以他不但不是贾府的助力,甚至其与贾府交往的背后还隐藏着祸患。 奢靡香艳的卧房,摆满僭越的珍品 很多人认为秦可卿卧房内的布置了强烈的暗示着秦可卿的出身与“皇家有关”,且看书中这样描写: 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描写秦可卿的卧室,真是实在隐喻她的出身吗? 我们分析一下她房中这几样东西就知道了:唐伯虎《海棠春睡图》、秦太虚对联、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杨贵妃的木瓜、寿昌公主的宝榻、同昌公主的连珠帐。 首先唐伯虎《海棠春睡图》:画的是杨玉环陪李隆基饮酒至深夜大醉而归的“丑态”,画中杨玉环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作者以此画暗喻秦可卿美色堪比杨玉环,而她和公公贾珍的不乱之事,又和杨玉环与唐明皇相似。 秦太虚对联:秦太虚就是著名词人秦观,秦少游,他的字“太虚”暗合红楼一书杜撰之意思,又与书中太虚幻境同名,而秦观为人放荡不羁,多流连于风月场所,也暗合指秦可卿品行风流放荡的人设。 武则天的宝镜:据记载,武则天临幸她面首张氏兄弟是在“镜殿”,即四周是镜子的宫殿进,后人认为宝镜为武则天“淫”的象征。这里正好隐喻秦可卿的判词,“情既相逢必主淫”。秦可卿也是《红楼梦》中“淫”的象征。 赵飞燕的金盘:赵飞燕以美色祸乱后宫,却出身十分贫苦微寒,她刚出生时,曾遭到父母的遗弃,最后自杀而死。这样的际遇应该和秦可卿的际遇非常吻合。 杨贵妃的木瓜:又是杨贵妃,但此处还涉及到安禄山这个人物,安禄山是杨贵妃干儿子,有解读说暗喻秦可卿除了和贾珍的丑闻还和其他小辈儿的人有乱伦行为,比如贾蔷。 寿昌公主的宝榻:历史上有两位寿昌公主,但都与含章殿没有任何联系。只有一位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曾经在含章殿下休息,有梅花落在额上,拂之不去被称“梅花妆”。此处可暗示秦可卿之美貌。 同昌公主的连珠帐:唐懿宗最疼爱的女儿,二十一岁时不幸夭亡。唐懿宗给了爱女最奢华的葬礼。这就更好理解了,结合秦可卿早夭的命运和超豪华葬礼。 所以,私以为秦可卿卧房的布置,未必是在暗示她的出身,更多的是在暗喻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的命运,也属于夸张的写作手法,来彰显宁国府的奢靡。若说僭越的话,参考荣禧堂的陈设,其规格其实也是直逼皇室的,这也是侧面表现贾府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的嚣张。 秦可卿的才华见识远远超越了她的身份 除去以上种种,秦可卿的才华见识之高,也非常令人生疑。 秦可卿在生前,是贾府是最受宠的晚辈媳妇儿。《红楼梦》书中写到:贾母认为秦可卿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是非常高的评价,来自贾府最高掌权者的盖章认可,贾母对她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王熙凤。 她不仅长的花容月貌,袅娜纤巧,行事更是温柔和平,贤惠孝顺,上上下下无不宾服赞叹,可以说是很得人心了。 就算她和贾珍发生了那样的丑事,宁国府里肯定不止焦大一个人知道,但却没有一个人说过秦可卿半点闲话,足见她的精明才干和驭人能力非同一般。 而且最难得的是她如此优秀却你那个做到不招人嫉妒,就连凤辣子王熙凤与她也是真心交好,俩人是惺惺相惜的最好闺蜜。 到这里就有些奇怪了,就算秦可卿是五品官家的闺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具有这么高超的为人处世水平,那么她弟弟秦钟上学却还要投靠在贾府的私塾又怎么解释呢?很明显她作为一个女儿不可能接受到比秦钟更好的教育。 再有《红楼梦》一共主要描写的贾府的年轻媳妇儿,一个是秦可卿,另外两个是李纨和王熙凤,这三个人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毫无疑问,三人中秦可卿是最出色,那就更加奇怪了。 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也就是红楼世界最高学府校长的亲闺女,可以说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书香门第,在林黛玉之上;王熙凤的出身王家是伯府,门第也很高,这两家对女儿的教养肯定要比五品官秦家更好,凭什么秦可卿却比李纨和王熙凤更加出色呢? 秦可卿的出身和她的才华能力是非常不匹配的,换句话说,以秦家的能力不太可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 最最最奇怪的是她临终前对王熙凤那一番嘱托,其见识和格局可谓高屋建瓴,别说李纨和王熙凤了,就是红楼梦里所有男男女女拢一拢,能有这一份胸襟的人也找不几个。 且看《红楼梦》第十三回。 凤姐方觉睡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进来,含笑说道:“婶娘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娘,故来别你一别。 这句话大有深意,重点注意她说的是“我今日回去”,那么是回哪里去?且结合以下内容来看: 警幻便命撤去残席,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中,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所未见之物。更可骇者,早有一位仙姬在内,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鸳鸯)可怜咽喉气绝,香魂出窍!正无投奔,只见秦氏隐隐在前,鸳鸯的魂魄疾忙赶上,说道:“蓉大奶奶,你等等我。”那个人道:“我并不是什么蓉大奶奶,乃警幻之妹可卿是也。”我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降临尘世,自当为第一情人,引这些痴情怨女,早早归入情司,所以我该悬梁自尽的。” 由此前因后果交代明白,秦可卿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下凡历劫的,所以她跟王熙凤告别说“我今日回去”是指的自己历劫完成,将要回到太虚幻境去。 虽然是神仙下凡历劫,但秦可卿在贾府呆了几年,也对这里一些人事产生了感情,尤其是素日亲厚的王熙凤,虽然早已看透众人结局,却难免生出些有些恻隐之心。 秦可卿自缢身亡后,就不再是贾蓉之秦氏,而是恢复了仙子的身份,以仙人的立场来高屋建瓴的提点王熙凤,这样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她的见识和格局那么高远了。 但是这仍然解释不了秦可卿作为宁国府儿媳时候的超强管家能力是怎么回事? 如果说她真的出身高贵,可她又是弃婴,后被秦邦业抱养,离开育婴堂到秦家那年多大年龄不详,但应该也就几岁而已。 如此,就算她真的出身高贵,但肯定也是见不得光的,谁又会在她被弃置育婴堂或抱养之后还来对她施以高水准教养,并且让她学有所成呢? 综上所述,秦可卿不愧是《红楼梦》中最完美、最神秘的女人,她的出身,她的才能,她的感情,她的死因,处处成谜,雾里看花。 但无论秦可卿出身或高贵或低微,她都是一个悲情的女人,是封建男权社会下女人被压迫、被剥削、被牺牲的典型代表。 至于她到底是什么人?真可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秦可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