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吃坏了肚子一趟一趟跑厕所的经历? 你是否有蹲坑半小时,却始终拉不出的经历? ...... 肠道不好,会让人苦不堪言。 要是孩子的肠胃不好,那就更让爸爸妈妈焦虑了。 晋代医家葛洪的养生名言“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换成时尚的育儿理念,则是“欲使小儿安,需使肠中清”。 “肠中清”指的是肠道要定时清、清得净,表现为排便有规律、大便不干硬、排出顺畅、排后轻松。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宝宝肠道不好的几种表现。 孩子肠道不好,会导致大便干硬,排出困难,这看似是小事,实则会影响孩子全身的健康。 肠道内菌群失调 在肠道无数的细菌中,本该占优势的菌群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便秘会使有害细菌扩张势力,进而导致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 舌苔厚腻无食欲 肠中不清,表现在舌象上为舌苔厚腻,阻断了食物与味蕾的接触。孩子味觉迟钝,食之无味,食欲大减,谓之“纳呆”。 浊气上升伤及肺 中医称“肺与大肠相表理”。现代胚胎学称,肺起源于原始肠道的一处皱襞。肺与大肠本是同根生,肠浊,肺亦浊。肺不好,自然连累呼吸系统,从而诱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出现肛裂苦不堪 粪便干硬,将肛门撑裂,排便时撕扯着疼。因怕疼不敢排便,便更干,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爸爸妈妈该如何帮宝宝清肠呢?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开塞露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虽然安全无害,但长期使用,会使宝宝的肠壁神经细胞应激性降低,敏感度下降,对药物产生依赖,不利于自主排便。 我国古代医书将排便比喻为“河道行舟”。欲求便畅:河道水要足,舟行有动力,二者缺一不可。 1 “河道”水要足 小儿保健,水为先。除了每天几次定时饮水,如两餐之间、午睡后、户外活动后,还要叮嘱孩子,口干要主动要水喝。定时饮水与随时饮水相结合,保证肠道内“水足”。 2 “舟行”有动力 内在的动力:膳食中有适量的膳食纤维,如蔬菜中的粗纤维,水果中的果胶,会助力肠蠕动。 外在的动力:每天有适量的运动,盘活微循环。血脉畅,肠中清。另外,顺时针按摩孩子的腹部,也可促进肠蠕动。 按照以上办法调整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的便秘情况还没有缓解,那就需要医院检查一下,对症解决。 关于孩子的排便问题,你都清楚了吗? 文:万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慧慧排版:冉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