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小儿常见病,排除掉一些器质性原因如肠道结构异常等,大部分小儿便秘是功能性便秘,以大便干结难排,排便次数减少或时间延长等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夜卧不安等症状,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因此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Part.01 中医学认为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密切相关。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便秘的常用方法,经常选取的推拿手法如下: 清大肠 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行推法,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次。 推七节骨 七节骨位于腰骶正中,第四腰椎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有温阳止泻之功;向下推可治疗便秘,-次。 揉龟尾 龟尾穴位于臀部尾骨尖端。一般用拇指端按揉~次。 摩腹 以掌或四指摩之,称摩腹。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摩3-5分钟。 注:临床中便秘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治疗便秘时需四诊合参,整体辨证,若患儿便秘时间较长,症状较重,建议中医科就诊,制定整体治疗方案。 Part.02 引起小儿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问题、精神心理因素、排便习惯、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便秘,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管理是预防和改善小儿便秘症状的有效手段。 01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能有效地改善粪便性质,膳食纤维在促进肠道动力、保护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荞麦、芝麻、花生、红薯、西蓝花、菠菜、芹菜、油麦菜、土豆、菌菇类、香蕉、竹笋、银耳、紫菜等。 02 排便训练 让小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很重要,但不能强迫;排便训练的时间应尽量安排在饭后,因为此时胃结肠反射最活跃,每天进行1-2次,每次5-10分钟,在此期间不一定要排便(能排便更好),正确的排便姿势是双膝略高于臀部、双足着地用力,同时引导幼儿呼气结束后屏气增加腹压,协调肛门括约肌活动。 03 情绪疏导 若小儿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状态下,很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结肠运动及敏感性降低,进而影响排便。因此家长要注意小儿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平时不要过度苛责,营造和谐舒适的家庭环境。 图文:刘提 编辑:刘提 审核:王亮 医院中医科 中医科门诊: 中医科病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