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轰动西安城的梅三仙姑案

时间:2023-4-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对于老一辈的西安城里的人来说,民国末年发生在西安城里的“梅三仙姑案”并不陌生。这起发生在西安西门内甜水井街穆家巷的假借法术敛财行骗的民间纠纷案件,最终上升到了倒卖国家军事机密的大案要案,成为民国末年轰动西安城的大事件。

西安自古就是一座“神仙”城,这里汇聚着各类宗教派别,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主流的佛道,还是外来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都与这座城市有着非常深的渊源。他们在这座城里汇聚一堂。所以,对于民国时期的西安的居民来说,并不缺少可以信仰膜拜的神仙。

按理说,西安城内如此多的主流宗教,压根轮不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野生民间信仰“三仙姑”在民国末年的西安城内呼风唤雨,而且独得当时的上层精英的青睬和追捧,在西安城风靡十余年。大肆敛财不说,还嚣张到染指国家军事机密。

对于西安的居民来说,甜水井并不陌生,这是一口位于西门内的水井。过去西安城内的井水都比较苦涩,唯独这甜水井的水清甜甘冽,这里也成了城内居民的主要水源地。那些权贵富商们为了取水方便,纷纷在此购地建宅。久而久之,此地成为西安城西的繁华之所。

民国时期,西安甜水井

民国末年,西安城内甜水井街的穆家巷的一座宅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梅三仙姑”设坛作法。据说她是金坛老佛爷以女身幻化而来,善知人间吉凶祸福,极尽玄妙之能事。因感念人间疾苦,特来此地普度众生。一时间,前来拜求仙姑赐药和占卜之人络绎不绝,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求药的人病情均见转好,仙姑的预言也没出过大纰漏。一来二去,仙姑的神力在西安城名声大噪。

“梅三仙姑”命运的转折源自一位久居西安、势力遍及川陕军政商三界的要人,据说当时这位要人的夫人身患顽疾,任何药物都无济于事,城内名医皆束手无策。家眷们也是在病急乱投医之下,找到“梅三仙姑”求医问诊。也许是这位夫人命不该绝,在服用梅三仙姑赐予的丸药后症状竟然逐渐舒缓,因此这位要人彻底被梅三仙姑的神力所征服。

这位要人及其家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宣扬梅三仙姑的神通,并且牵头成立了公德委员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吸纳各行各业的头面人物入伙,为梅三仙姑壮大声威。

如果“梅三仙姑”没有遇到这位命中的贵人,那么她和乡间那些骗取钱财的村妇神婆无二。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有权有势的要人作为靠山,仙姑的神力威名迅速传遍西北各省,众多的外地信众也纷纷慕名而来。此时的外来金华佛爷的身份已经不足以支撑“梅三仙姑”的威名,所以“梅三仙姑”在公德委员会的宣传运作下,放弃金华佛爷托身的渊源而改投到了狐大仙座下,化身唐代长安火烧壁狐大仙,从外来户变成正宗的本土上古神仙。

关于火烧壁狐大仙,老西安人可谓无人不知。火烧壁位于今天西安古城外东北角。丰禾路中段,现分为火烧壁东村,火烧壁西村。街巷是东西走向,东至星火路,西至白家口。

相传唐时有一陕西小伙在四川经商,结识了一位长安老乡,后来二人成为朋友。有一天小伙打算返回故乡,前来同老乡告别,老乡托小伙带一封家书给家人,并告知小伙他家住在城门外东北角,家门口有个石碑,只要敲三下石碑,碑会自动移开,自然会有人接待。

返回家乡后,小伙按照老乡的说法一一去做,找到地方,敲三下石碑,石碑打开后,一个大宅院突现出来,一位80多岁的白胡子老头上前询问小伙有何事。当小伙说明来由后,白胡子老头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并留小伙在家住了3天。3天后,当小伙离开白胡子老头家时,人刚站在石碑外,白胡子老头和大宅子都不见了。

小伙这才注意到自己身处的环境:齐人高的荒草,一片乱坟。小伙感到惧怕,便跑到衙门告知此怪事。官署听闻后派兵去焚烧了那片乱坟地,等火灭时,又命人将石碑挖开,发现里面有九只被烧死的狐狸,以为是狐仙洞府,又传说洞中仅有三狐狸逃出升天,化身成人为信众占卜医病,故而将遗迹命名火烧碑,时间久了,又成了火烧壁。这也就是火烧壁狐大仙的由来。

本土的长安狐大仙肯定比外来的佛爷更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梅三仙姑”把佛道等各路神仙的法术路子融合为一体,形成大杂烩式的多元信仰,使得那些正统的宗教人士一时间摸不清她的路子,这样也更为她的神力怪谈增加了神秘感,这样使得拜入梅三仙姑门下的信众大幅增加。

要想拜入“梅三仙姑”的门下,可没那么容易,程序相当复杂。必须要由已经拜入的头面弟子的引荐才能加入。仙姑本尊一般不会示人,只在内堂密室之内施法,从不踏出半步,除了四大护法弟子,根本无人见过仙姑本尊。

关于仙姑施法的过程,多数信徒皆三缄其口,一问三不知。当然也有少数信徒会泄露一二。据说仙姑临坛施法时,顿时屋顶轰鸣,犹如雷电而至,仿佛处于一个飞沙走石的环境中,旋即灯烛自灭,堂内漆黑一片,进而寂寂无声。仙姑在四大护法弟子的陪护下,在黑暗之中开始求医问卜。

求问吉凶的信众们按照先女后男的顺序被带进法堂,入堂之前要进行搜身,不允许带火烛之类的物品进入,以免影响仙姑的神力。入堂之后,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要先向仙姑进行跪拜。然后根据仙姑从帘子后面递出的瓜子之数,开始卜问吉凶。仙姑一般很少直接开口,都是由弟子代为传讯。

据有些亲耳听过仙姑聆讯的信众回忆,仙姑的嗓音尖细而混杂,往往还夹杂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对于信众的问卜,往往答非所问,似是而非。遇到一些锲而不舍的信众重复询问,立刻会招致仙姑诸弟子斥其虔诚不足。因此那些前去问卜的信众都以各弟子马首是瞻,绝不多言。

“梅三仙姑”不仅法力无边,预知吉凶祸福,而且包治百病。对于那些前来求医问药的信众,仙姑只是简单问上几句,便在黑暗之中赐予其药丸,或者令其弟子开出药方,并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去抓药,否则药方收回。而这些药方和药材的价格则是市场的十倍以上。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生存都非常艰难,然而这却挡不住人们对“梅三仙姑”的狂热崇拜。每日前来参拜三仙姑的信众络绎不绝,人多时每日不下百人,少时也有五六十人。这些信众中,不但有目不识丁的老弱妇孺,还有大量的政商要人以及文化名流。正是有这些人的背书和推动,三仙姑的信徒几乎占据了西安城上流社会的半壁江山。这些人还集资为三仙姑在甜水井街建造了一座豪华的佛堂,同时将仙姑开坛制度化,特定阴历每月三六九日占卜医病,不再向百姓随时敞开大门。在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的示范作用和广大信众的口口相传之下,三仙姑的势头如日中天,口碑和吸金能力在西安城可谓是首屈一指。

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随着为“梅三仙姑”撑腰的后台的倒塌,仙姑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西安城新上任的权贵极度厌恶怪力乱神的东西,上任之后便雷厉风行地铲除那些卜筮命相之流。

当时的西安民政厅厅长彭昭贤奉命带领数十位警官及保甲冲入三仙姑位于甜水井街的豪华佛堂,现场查出堆积如山的黄金现钞,令人咂舌的不单是骇人听闻的金银数量,更有神坛中惊现的机密军事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包括西北各地军事要塞的照片,还包括一副完整的郡县军马场地图,以及若干木质图章和资金来往账册,成为倒卖国家军事机密的铁证。

在佛堂的宝莲灯座上,哪有美若天仙的“梅三仙姑”,而是蜷着一个珠光宝气的壮汉,只见这位壮汉顶着一脸融化的浓妆和一头凌乱假发,在强光下瑟瑟发抖。

民国西安街景

最终“梅三仙姑”与他的一众弟子被收入男监候审。尽管已经身陷囫囵,但是三仙姑拒不认罪,直到保甲长赶来,指认其乃是西安城西南户县秦渡镇秦南村村民叶某,其假托唐代长安城玄都观道士叶法善之名常年行巫,真名已无人知晓。因其在当地行骗屡次被抓获,无计可施之下潜至西安城重拾本行。

民国西安街景

他在多年的行骗生涯中,逐渐总结经验,深知要想成功必须保持神秘感的重要性。于是在西安城行巫伊始便秘不见人,并利用道听途说的狐仙传说招摇行骗。加上随后遇到的所谓贵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在西安城一时竟风头无两。

民国西安街景

至于他在佛堂内搞的那些名堂,也不过是一些拙劣的骗人伎俩。所谓的仙姑发雷电,不过是在内堂之中以砂石掷之、电光扫之,对于内堂之外的信众来说,根本不知道内堂之内所发生之事,只闻其声,观其影;所谓能够包治百病的仙丹,只是寻常泥土丹砂搓的丸子;而仙姑预知祸福的能力则不过是用模棱两可的说法来“捣糨糊”,借着这些装神弄鬼的伎俩大肆敛财。

民国西安

虽说“梅三仙姑案”是发生在民国末年西安城内的一起敛财行骗案。但是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梅三仙姑”之流并不曾远离我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时有发生类似的案件。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借助于迷信的特权,贪婪膨胀,自称为天神或天潢贵胄,利用那些贪婪而愚昧的人的所谓“善念”,编织着一场场看似低级却经久不衰的骗局。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