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咳嗽,这3种忌口,才是真重

时间:2021-4-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不论什么病,每一次讲完用药,讲完护理之后,家长总要跟着问一句“哪些忌口呢”

emmm......而且每次问得都不一样,比如

类似还有问“能不能吃葡萄”、“能不能吃苹果”、“能不能吃荔枝”……

要回答这类问题,咱们不可能把所有吃的都列一遍,对吧,毕竟世界上有几万种水果呢。

所以,咱们还是得讲方法,举一反三,不然将来孩子上了小学,你要给ta辅导功课,都弄不懂

1

能不能吃水果

不论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水果,都会有人跳出来,说生病不能吃它。

比如南瓜,有的老人家会说,它性温,咳嗽不能吃。

但《滇南本草》又有载:南瓜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治咳止喘,疗肺痈便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这不是正好治咳嗽吗?

所以,说白了,任何一种食物,你都能找到有人说它“温性/凉性/寒性”,然后说“生病不能吃”

——虽然如果要问他们“是李时珍还是孙思邈说的?”他们只会回答“人家都这么说”。

中医也是一门科学,但现实中最大的问题,随便是个人,哪怕从来没有看过一本医书,只是“听人家说”,就能指点江山,说这个忌口,那个忌口。

像火龙果,原产于巴西,清朝末年才传入中国,没有任何一本正规中医典籍记载了它究竟属“寒”,还是“温”,但就是有人稀里糊涂在那里传“咳嗽不能吃”。

毕竟,在亲戚朋友间,指点一下生病时该怎么忌口,还是挺显能耐的。

反过来说,作为医生,如果不说点忌口,直接说百无禁忌,那家长心里多少有点没底,觉得是不是这个医生水平不行。

当然,少数情况下,某些水果确实有特殊禁忌,比如拉肚子就不适合吃西瓜,因为西瓜果糖含量非常高,有天然引发腹泻的效果;

但是要说起感冒、咳嗽,那正统中医理论里面,真没有说啥水果需要忌口的。

唯一特殊的,是高糖分水果,大量食用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原理,使口腔和咽喉黏膜过于干燥,降低免疫力,并且残留的糖分会大量繁殖细菌;

典型比如柑橘、荔枝、龙眼、葡萄、芒果、菠萝……

不难看出,这就是所谓“性温、生痰”的水果汇总。

但破解方法也很简单,吃了之后刷牙就行,小孩子刷牙不方便的话,多漱口也行。

这个破解方法,对油炸食品一样有用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2

能不能吃海鲜、水产

包括但不限于河鱼、海鱼、虾、螃蟹……

生病后确实要少吃它们,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都是高蛋白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消化更为困难,

而生病后因为身体能量主要用于支持免疫系统,对抗病菌,所以分配给其他器官的就更少了,典型的就是消化系统能量减少、功能减弱,所以生病后人的胃口不好;

这时那些消化比较费劲的食物,包括高蛋白食物(海鲜,大鱼大肉),以及高脂肪食物(油腻腻),都会一看就没胃口;强行吃多了,还会胃部胀气,不舒服。

但这并不是因为吃了它们“有害”,适量吃,少食多餐吃,它们提供的丰富营养,对病情恢复很有帮助。

然后第二个原因,就多少算“有害”了,因为鱼虾等属于容易引发过敏的异体蛋白食物,

而生病时免疫系统非常活跃(为了对抗病菌),特别容易发生过敏(所谓过敏就是指免疫系统“过度敏感”),

这时吃鱼虾可能出现各种过敏症状,包括身上起疹子、肠胃不舒服,有些情况下也确实会引起过敏性咳嗽。

大人也会出现,而孩子的过敏概率更大

但是这种过敏症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发生,而是因人而异,

所以如果孩子喜欢吃鱼,生病了也有胃口有兴趣吃,那完全可以先少量吃点,看看有没有过敏症状发生,

没有过敏的话,吃鱼虾本身是不会引发咳嗽的。

另外,很多海鲜,比如螃蟹被归类为“寒凉”食物,原因是吃了容易引发腹泻,

其实主要原因第一就是异体蛋白容易引发过敏腹泻,

第二则是,在过去没有冰箱,没有冷链,鱼虾螃蟹都是非常非常容易腐败的,特别是螃蟹,一旦腐败会产生致命毒素!

这可不是什么“寒凉”,而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过去古代没有显微镜,细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概念,但古人确实经常看见吃螃蟹拉肚子的情况,就认为螃蟹“性寒”。

即使是有冰箱、冷链运输的现代

食物中毒依然是拉肚子最常见原因之一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3

能不能吃鸡蛋

鸡蛋是“忌口”最最常见的疑问。

而上面说的水果、海鲜,正常食用,不超量不过敏,无需忌口,对大人孩子原理都一样;

但是鸡蛋确实要更特殊一点,那就是它对1岁以下婴儿,发生过敏的概率会高很多;

造成过敏的主要原因是卵清蛋白,顾名思义,它主要存在于蛋白里。

所以,在辅食添加方面,一般会建议,孩子六个月后,先添加蛋黄,观察过敏情况;

谨慎添加蛋白,甚至很多育儿书籍建议,1岁以上才添加蛋白。

——但是这个观点,有些过于“西化”。

因为在欧美,对蛋白和花生严重过敏的人群很庞大,甚至有数以千计的人,只要吃的食物里,有一点点鸡蛋或者花生成分,就会导致死亡

而且这种“吃了就是死”会维持终身

所以很多西方国家,法律要求在食物的包装上,严格标明鸡蛋和花生之类的成分,避免误食。

——但中国人对这类食物发生严重过敏的概率低得多,即使是婴儿,食用蛋清过敏症状,多半是呕吐、腹泻、胀气、身体红疹等“不舒服”,引发严重到致命的过敏症状的情况少之又少。

所以一般来说,中国婴儿在吃了两个月蛋黄不过敏后,少量尝试蛋白,观察几天不过敏的话,是完全可以吃的。并不需要严格的“1岁以上再添加”。

所以说回到“感冒、咳嗽要忌口鸡蛋吗”,那么回答依然是只要孩子没有过敏,那么完全不需要忌口,完全可以吃;

鸡蛋是所有高蛋白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生病吃不下大鱼大肉,那吃鸡蛋是补充营养的最好方法。

但是要细心观察,一开始只喂一点点,一旦发现过敏表现,立即停止。

食物过敏是基因决定的,所以和地域相关

之前小郑老师写的文章里

留言就有很多宝妈说

之前生活的地区

完全没有“生病忌口鸡蛋”

嫁人后到了新地方才听说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4

能吃发物吗

正规中医典籍中,从来没有哪一本,详细记录了所谓“发物”……

“发物”就和“上火”一样,都是民间对正规中医知识缺乏,然后编造出来的。

不过,“发物”这个观念,确实符合很多人的经验;

——你看只要对照一下,最常见的8大过敏原,就会发现,一大半都是“发物”

所以,所谓“发物”其实就是普通人对“易过敏食物”的总结;

虽然它不符合任何正规中医理论,但确实有用。

然后处理方法和上面的“鸡蛋可能会过敏,能吃吗”,“海鲜可能会过敏,能吃吗”一样,小心尝试少量“发物”,观察一二天确定不过敏,就可以吃;

那发现过敏了呢?不吃就是了,本身没有什么伤害。

5

牛肉,牛奶和酸奶

“牛肉”也是民间传说中常见“发物”之一,其实就儿童过敏来说,牛奶引起过敏的可能性大得多,属于上面提到的8大过敏原之一。

但是牛肉也有它的特殊之处,中国人自古不吃牛肉,因为牛是耕种的帮手,古代法律规定,私自杀牛、吃牛肉是死刑……吃牛肉的都是狠人,包括江湖大侠,梁山好汉,强盗土匪……

所以自古流传着很多吃牛肉的禁忌,毕竟古代看待吃牛肉,就和现代在夜总会“溜冰嗨粉”一样,就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正规中医记载则是:

黄牛肉。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止消渴及唾涎。牛肉补气,与黄芪同功。

水牛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消渴,止开口宛泄,安中益气,养脾胃。别录:补虚,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本草纲目

从来没有提过“感冒咳嗽不能吃”

所以还是那句话,正规中医从来没有天天忌这个,反那个,都是民间瞎掰的。

那除了牛肉,牛奶和酸奶呢?

所谓“生病不能喝奶”,其实和“空腹不能喝奶”一样,很多人观察到喝奶后拉肚子,就认为牛奶“寒凉”,吃了“伤脾胃”,

实际上这是对乳糖不耐受的误解。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婴幼儿肠道环境不稳定,生病后是很容易引发乳糖不耐受的,但是这时切不可“只喝米汤”,那只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而应该科学护理和治疗乳糖不耐受,只要方法正确,完全可以坚持母乳喂养下,健康恢复。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6

其他各种食物

关于“忌口”的名单还有很长很长……就像世界上任何一种水果,都会有人冒出来说“咳嗽不能吃”一样,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食物,也都是这样

比如咳嗽“能不能喝海带汤”:

这个就是中医在现今社会中最大的痼疾: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中医理论,而不需要正规学习

比如我们都知道海带“清热降火”,那么……是不是有“凉咳”就不能吃?

实际上正规医学典籍记载则是

《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淋疾,湿性脚气。又治甲状腺肿,慢性气管炎,咳嗽。"

《本草汇》:"昆布之性,雄于海藻,噎症恒用之,盖取其祛老痰也。"

而西医也同样赞同:“海带根粗提取液对豚鼠有平喘作用(组织胺法),对大鼠(0.59%二氧化硫法)、猫(电刺激喉上神经法)的咳嗽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更多例子就不举了,总结一下,日常生活中“听人说XX在YY病情时不能吃”,99.99%,在正规中医典籍中,记载都是相反的。

正规的,严肃的中医,从来不会,今天忌口这个,明天反对那个;

“老人家说要忌口”都是民间瞎掰的,因为七大姑八大姨指点你要忌口,很有成就感,这来自于人类根本的控制欲。

什么,中医书籍看不懂,但是“别人都说不能吃”,所以实在是怕?

建议加入e宝优护宝妈群,多和有现代科学育儿观念的小伙伴一起玩,大家会给你信心的。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对写下的每句话

都负责家庭医生

回复“发烧”,查看宝宝发烧,三招安心系列文章

回复“湿疹”,查看湿疹护理系列文章

回复“拉肚子”,查看宝宝拉肚子原因与护理大全

回复“推拿”,查看家庭小儿推拿教学系列文章

回复“睡眠”,查看宝宝怎么样好好睡系列文章

回复“补钙”,查看补钙你应该知道的七个最重要事实

回复“疫苗”,查看哪些疫苗值得打,该怎么打

小郑老师科学育儿

healthierbetterlife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