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如何预防便秘

时间:2018-3-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便秘(constipation),主要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

症状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

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

如果出现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1.器质性病因

  主要包括:

  

(1)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2)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3)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4)系统性疾病:硬皮病、红斑狼疮等。

(5)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

  

(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

(8)神经心理障碍。

(9)药物性因素: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如果便秘无上述等明确病因,称为功能性便秘(chronicfunctionalconstipation,CFC)。在有便秘史的人群中,功能性便秘约占50%。

  

2.功能性病因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6)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长期便秘有什么危害?

1.导致五脏中毒

长期便秘,毒素在身体内不断地积聚,是体内五脏中毒现象,降低五脏功能,最终可能由小化大,造成其他疾病。

2.痔疮和肛裂

长期便秘,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形成痔疮;粪便划破肛门管,形成溃疡与创口,容易造成肛裂。

3.大肠癌

研究表明,便秘是诱发大肠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便秘者,由于大肠粘膜与致癌物质长期不断接触,就有可能发生癌变。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有结肠癌。

4.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长期便秘是加速老年人智力下降的罪魁祸首,有80%左右的老年便秘者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便秘患者由于长期不能正常排除这些有毒物质,体内就会大量积累有毒物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时,有毒物质就会随血液循环慢慢进入大脑,损害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

5.心脑血管疾病

便秘造成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大便排出不畅而过度用力摒气,会增加腹压,血压也同时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6.引致心理问题

长期的便秘,容易引致心理焦躁,影响正常工作和社交;心理焦躁再反过来导致便秘加重,恶性循环。

如何预防便秘?

1.一旦有便意应及时排便,不可忽视。

2.排便要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环境改变如出差旅行、卫生条件差等易引起便秘,可以自带水果、润肠通便药。

4.避免久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加强结肠活力,促进肠蠕动。

5.多食用新鲜蔬菜,适当食用麦麸或全麦面粉。

6.多饮水,纤维需吸收水分才能在肠腔中起通便作用,故每日可饮水~ml。

7.戒掉长期服用通便药或茶的习惯,因为长期应用通便药或茶可加重便秘,另外,某些药物如鸦片、钙盐、铝盐及精神病药可引起便秘,应注意。

8.器质性病变应及时诊治,如大肠肿瘤、巨结肠等。全身性疾病,如铅中毒、甲状腺机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精神抑郁都可引起便秘,应治疗原发病。

9.保持规律生活、充足的睡眠和开朗乐观的心态,对预防便秘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图片皆来源于百度百科。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