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难耐,千万不要一忍再忍!
工作忙忍着不上厕所?久而久之身体就真的习惯且不想上厕所了。体“出”和“进”同等重要,一旦形成顽固性便秘会难以忍受。 若改善饮食结构、培养‘便意’、排便习惯,中壮年人群能有效避免某些人为因素带来的便秘。 便秘也是病重者要手术 人们总是在没有便秘时不重视排便,一旦便秘才体会到痛苦。有的人痛苦到超出承受范围,导致抑郁症、自杀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很多患者也许是“难以启齿”不愿就医,选择默默忍耐和自行吃泻药治疗。实际上,长期依赖泻药帮助排便,希望“一通百通”,却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便秘更加严重。 这是因为肠胃依赖上刺激性泻药后,没有它就更加不产生蠕动,所以泻药最好少用慎用。 便秘原因逐个数,工作太忙强压便意 重视排便应该就像重视吃饭一样,这样才能达到‘进出口平衡’。但现实生活中,非常多中壮年往往是重视吃不重视排。 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肠蠕动变慢、整体机能减弱而导致的便秘不同,而中壮年很多都属于饮食、生活习惯不佳等人为因素所致。 最值得提醒的就是抑制‘便意’现象。人类作为高级动物,食欲、便欲都是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它不可能用强行意志力呼唤而来,而是顺其自然来到。 “如果有‘便意’的时候正好在开会、赶工作进度……这种人为抑制‘便意’的行为就会导致‘便意’受压抑后逐渐淡漠、减弱,从而多天没有想排便的感觉,出现便秘。 一心二用如厕看报 此外,白领们另一不良习惯就是边排便边看书看报。当一心二用时,势必不够努力排便,久而久之同样会造成便意消失而诱发便秘。 一般等待3到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可以放弃了。若延长排便时间,长此以往,甚至会失去排便功能。 预防便秘需固定排便时间 预防便秘,应从培养“便意”开始。首先尽量减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为,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便秘。 其次,如果能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预防便秘也非常有用。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扭转之后可以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 便秘者在没有“便意”时也去蹲一蹲,慢慢培养习惯,刚开始可能没效果,但坚持下去或有好转。 在主食中添加粗粮 城市人群应有意在主食中多添加粗粮,像含麦麸类食物最佳。此外,平时要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新鲜水果,还应适当多喝水。 如感觉有轻微便秘则可饮用蜂蜜水,进食大枣、芝麻和胡桃等,这些都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