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如何治疗便秘,标准治疗方案学起来

时间:2021-6-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耳穴贴压技术是用药丸、药籽、磁珠等物品置于胶布上,贴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用手指按压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该技术适应病症广泛,既适用于失眠、神经衰弱、胃炎、肠炎、消化不良、过敏性哮喘与鼻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又可对某些疑难杂症、痛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耳穴贴压技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耳穴专家们不断实践积累,逐渐形成了对各类疾病及病症的诊疗经验。后学者们传承所学,各用其法,却因辨证选穴方法各异而难以形成统一、明确、标准的治疗方案。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是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第一个中医护理技术类护理团体标准,并于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为推进专业化、规范化的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作为中医耳穴贴压技术的实施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标准的实施落地开花,以发挥耳穴贴压治疗的最佳疗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规范地使用耳穴贴压来治疗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数日一便,或虽不延长而大便干燥,艰涩难解。中医学称为“大便难”“后不利”“脾约”等,认为便秘与人体五脏六腑失调有关。如脾肺气虚、脾肾阳虚、津亏血少、肠胃燥热、气机郁滞等,分为实证便秘和虚证便秘。两种证型的便秘耳穴取穴不尽相同!

辨证取穴

实证便秘表现:

大便硬结难下,腹痛腹胀,按之胀痛,胸闷不舒,喜善太息,嗳气频作,或于心情不畅时便秘加重,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或脉弦。

实证便秘取穴:

肺、肝、胆、交感、直肠、大肠、便秘点。

自编助记歌诀:

非(肺)肝胆之交,常常(肠肠)便秘

虚证便秘表现:

大便干或不干或便如羊粪,排出困难,或用力努挣时汗出短气,神疲懒言、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口干少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怔忡,两颧红,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脉弱或脉沉迟。

虚证便秘取穴:

脾、胃、消化系统皮质下、肾、直肠、大肠、便秘点。

自编助记歌诀:

脾胃消化不慎(肾),常常(肠肠)便秘。

取穴依据

相应部位:

胃——通腑泻热

直肠、大肠——增加肠蠕动、疏通脏腑、顺气导滞;

藏象学说:

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肃降,增加大肠疏导糟粕的功能;

脾、肾——脾主运化、健脾益气通便。

肝、胆——疏肝利胆、健脾和胃。

神经学说:

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

交感——解痉止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经验用穴:

便秘点——润肠通便。

贴压要求

按压频次:每日3-5次

按压时间:每次每穴0.5-2min

留置时间:夏季1-3d,冬季3-7d

注意事项

1.对耳穴贴过敏、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破溃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对病症较重的可耐受患者可双耳同时取穴。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胶布脱落时应及时补贴。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耳穴贴压位置。

文字

彭惠

美编

郝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