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便秘的1种水果,别再给娃吃了

时间:2021-6-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当妈后每天都要跟娃的“屎尿屁”打交道。

“愁死了,宝宝好几天没拉便便啦”“我家娃每次拉便便都会哭,便便好硬”

便便就像一张宝宝的专属体检单——观察ta,就可以知道宝宝最近的:

-胃肠道发育如何?

-消化吸收好不好?

-有没有生病不舒服?

-还能救宝宝于危及时刻!

没错,今天豆苗妈就来给大家补补关于通便的小知识啦~

香蕉喝水喝蜂蜜

这些方法真的不通便!

在说正确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讲讲错误方法!

每次一说便秘,脑子就会飘过3大法:

吃香蕉+多喝水+喝蜂蜜~

然而......这些方法,居然全是错的!且听豆苗妈一一讲解。

01

误区一:便秘就吃香蕉

膳食纤维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通便有着神奇的功效,然而香蕉里的膳食纤维含量却很低。

《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中提到:1-3岁的宝宝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4克的膳食纤维.

也就是说,宝宝至少要吃12根大香蕉,才有通便的效果。

不仅如此,未熟透的香蕉里含有一种抑制肠胃蠕动物质——鞣酸。

当宝宝吃了生香蕉,就等于吃下了大量的鞣酸。

它会把便便里的水分吸干,让便便变成一颗一颗的干货(想不便秘都难啊~)

02

误区二:喝蜂蜜水

我们来看看蜂蜜的组成部分:葡萄糖,果糖,以及少量的矿物质,氨基酸……总之,一毛钱纤维素都没有!

可有人说啦:我就是一喝蜂蜜水就顺畅,怎么解释?

那只能说,你果糖不耐受,蜂蜜让你“拉肚子”啦!

就像有些人乳糖不耐受,一喝牛奶就跑厕所,你不能说,嗯,牛奶通便!!!下次我娃便秘就喝牛奶!

更别说,1岁以内的宝宝还不能喝蜂蜜。

03

误区三:多喝水

what???便秘多喝水也不行?

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喝水能软化便便,但缺水,只是便秘的一小部分原因。

便便由液态被塑造成型,大概需要一天。

在这一天内,如果便便能顺利的从横结肠到降结肠,最后到达直肠排出体外,那排出体外的,就是水润不干的便便。

但是!如果在一天之内,便便不能排出体外,它的水分就会被肠道吸收,它在肠道里呆得越久,就会越干,变成各种奇怪的形状,就越难排出。

以下图为例:香蕉便便是只在肠道里呆一天的便便,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呆了2-3天的便便会变成干硬状,坚果状……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大便干,小便又不黄,主要原因并不是水喝少了,是肠子蠕动慢,纤维素不够,大便在肠子里呆久了!等干了!

这些食物补水又高纤

超级适合春天吃

春天到底可以给娃吃哪些高纤维食物呢?

01

蔬菜篇

(1)春季最佳推荐——营养之王“豌豆”

每克的膳食纤维达到3%,是香蕉的三倍,蛋白质含量7.5%,甚至比一些肉类还高,春天长高要多补!

另外,豌豆的维生素B1含量是豆腐的18倍,同时还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是春季的营养大王!

(2)南瓜

每克南瓜里含有2.6克的膳食纤维,南瓜里所含的果胶还可以帮助解毒、保护胃粘膜、加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口感甜糯可口,非常适合便秘的宝宝食用。

(3)花椰菜

美国《时代周刊》将它评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每克花椰菜球含蛋白质2.4克,碳水化合物3~4克,脂肪0.4克,膳食纤维0.88克,以及种类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山药

山药是一种非常见的食材,它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

山药中含有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含有的皂苷、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

对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5)番茄

西红柿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有口皆碑了,它含有的各种维生素、茄红素,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成分都是促进胃肠蠕动的法宝哦。

02

水果篇

(1)火龙果

火龙果是公认的通便神果,其灵魂就在于火龙果籽。火龙果籽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缓解和预防便秘。而且很受孩子欢迎。

(2)猕猴桃

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高——两个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超过一个橘子,而且它还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

每克猕猴桃里含有2.6克膳食纤维,它的籽很通便。

不过也别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

(3)西梅

西梅有“人体清道夫”的美称,其含有水溶性天然果胶和不溶性植物纤维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

没有新鲜西梅卖,给宝宝吃成品西梅泥也是可以的。

这个动作,能让肠子动起来

除了调理饮食,还可以给宝宝按摩,帮助排便。

具体操作:

以肚脐眼为中心,顺时针轻揉小肚肚,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哦。

通便的小秘诀就分享到这了,大家如果还有什么好方法,欢迎留言分享哦~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请宝妈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酌情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