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3.html 今天,我想替那些“占着茅坑不拉shi”的人说一句话:他(她)们也许不是人品有问题,就是单纯的——便秘。 所以,发明这句话的人,真的是,让人羡慕,没有便秘过!不明白人家在干嘛~ 那个便秘的人也真的是很冤屈,当时他可能正蹲在茅坑上,憋得两脸通红,一心一意地想怎样才能把shi拉出来,结果shi还没拉出来,就莫名其妙的被扣了这么个品质恶劣的帽子,你说闹不闹心? 那能怪谁呢? 哎,都怨我没有早点写这篇文章!!! 好了,赶紧进入主题。 啥是便秘? 很多人觉得只有大便干结,拉不出来才是便秘,简直是太小看便秘了。你知道吗?“大便稀软”也有可能是便秘哦~ 那究竟什么是便秘呢?专业术语讲就是“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换句(ren)话说就是: 排便 久、难、不爽! 便秘原因有什么? 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便秘呢? (1)饮食不节——过冷过热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 (3)年老体虚——气血阴阳虚 (4)感受外邪 看到了吧,便秘跟这么多因素有关,以后可不要一便秘就只会多吃蔬菜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便秘的核心病机是:大肠传导失常。 汤阳老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运送垃圾的小船不能顺利通过河道。 接下来,我们就借用这条小船,好好了解了解便秘。 便秘有哪些类型? 01 逆风型(气滞型) 气机郁滞→腹气不通→便秘腹胀 这个类型的便秘通常会腹胀。 02 河道干涸型(热型/阴血亏虚) 热或阴血亏虚等→“干涸”→运行不畅→大便干/难 03 动力不足型(气虚型) 气虚→动力不足→运行不畅→排便无力 04 河面结冰型(寒型) 寒→河面结冰→运行不畅→排便难/干 05 河道淤泥型(痰湿型) 痰湿→河面淤泥→运行不畅→排便难/不爽 如何辨证? 仍然用我们的“小汤辩证法”进行辨证分析。 第一步:回忆症状。 主要从排便周期长短、大便是否干结和排便顺畅程度来判断。 如果排便周期长,那就好说了,直接跳过这一环节,因为基本所有类型都有可能造成排便周期长,所以,这个作为参考就好。 如果大便干结,那有可能是由于阴虚、血虚、虚寒或者实热造成。 如果排便黏腻不畅,那有可能是痰湿所致。 第二步: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更多客观信息,来进一步判断初辨是否正确。 第三步:判定虚实,判断性质。 比如体内有热,要分清是实热还是虚热,如果是虚热那可能要补阴,然后选择柔和的药物清火;如果是实热则以泻火为主,对策是完全不同的。 如何对症治疗? 辨证好了类型,接下来进行针对性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的解决方法都是“消除病因+通便”。 证型1:气滞便秘 症状:大便干、腹胀为主等 舌头:舌苔薄腻 切脉:弦 论治:行气理气顺气导滞 药物:木香、槟榔、厚朴等 推荐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 证型2:气虚便秘 原因:病后、年老 症状:大便不干、有便意、排不出、气短汗出、乏力等 舌头:舌淡苔白 切脉:脉弱 论治:益气通便 药物:黄芪、麻仁、党参等 推荐疗法:黄芪白蜜饮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证型3:血虚便秘 原因:产后、病后 症状:大便干、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等 舌头:舌淡苔白 切脉:脉细 论治:养血通便 药物:火麻仁、当归、黑芝麻、枸杞子等 推荐疗法:当归枸杞汤 推荐中成药:五仁润肠丸 证型4:阴虚便秘 症状:大便干、形体瘦、口干舌燥等 舌头:舌红少苔 切脉:细数 论治:滋阴通便 药物:生地、麦冬、玄参等 推荐疗法:增液茶(麦冬10g生地6g玄参9g薤白3g) 证型5:阳虚便秘 原因:老人多 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手脚不温、怕冷,腰膝酸软等 舌头:舌淡苔白 切脉:沉迟 论治:温阳通便 药物:肉苁蓉、牛膝、附子、当归等 推荐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 证型6:脾阳不足便秘 原因:年轻女孩 症状:大便干、排出困难、手脚不温、怕冷、胃怕凉等 舌头:舌淡苔白 切脉:沉迟 论治:温阳通便 药物:干姜、党参、生白术等 推荐疗法:炮姜白术茶(炮姜6g,生白术30g) 证型7:痰湿便秘 症状:大便不干,每日可排,排出后大便粘腻,每次排便后需要耗费许多手纸等 舌头:舌淡苔偏厚腻 切脉:滑 论治:消痰化湿 药物:陈皮、茯苓、半夏等 推荐疗法:温胆汤泡脚 推荐中成药:二陈丸 便秘食疗法 (以下食疗方来自王志强老师《食养天真》课程,图片暴露了王老师还是一位厨师~) 番泻叶茶 组成:番泻叶1.5-6g 做法:将番泻叶放入茶杯中,以沸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 适应症:胃肠积热证,见大便干结,口干口臭,面赤身热,小便短赤,心烦,腹部胀满疼痛。 注意:不可大量或久用。脾胃虚弱、孕妇、产后、哺乳期、经期禁用。 苏子芝麻粥 组成:紫苏子、黑芝麻各10g,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紫苏子、黑芝麻洗净,放炒锅内小火焙干至香气大出,擀面杖擀碎为末与粳米一同煮粥。早晚空腹食用。 适应症:肠燥津亏证所致阴血津液亏虚,大肠失于濡润而大便燥结,也可用于病后、老人、孕产妇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两个案例分析,看看今天学得怎么样吧! 辨证练习 案例1: 男,5岁,.08.10诊 大便3日/次,呈球形,大便艰难。面色暗、体瘦。舌红苔薄。 案例2: 男,72岁,.07.10诊 便秘30余年,大便干,4日/次,排便困难。腹部不胀,口干。舌淡红苔少,脉细。 在留言区写下你的辨证思路吧! 注:案例来自汤阳老师门诊。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订阅《零起点学中医》三期课程,听6位老师详细讲解,理论基础+实践运用,学中医更有趣。 点一下,我会更好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