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兽复习兽医传染病学二

时间:2018-10-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英文简称PR)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马、牛、羊等家养动物,犬、猫等伴侣动物,家兔和小鼠等实验动物,以及浣熊、狐狸等野生动物等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除猪外,其他动物感染后均出现奇痒和脑脊髓炎。猪是本病毒的自然宿主,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生长不良等;公猪精液质量下降。本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传染源患病动物、流产的胎儿和死胎、隐性感染动物以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发病动物的分泌物(鼻汁、唾液、尿液和乳汁等)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圈舍等环境。潜伏感染动物可终身带毒,排毒与否与应激、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病毒也可存活于胴体中,可通过肉品传播。鼠类带毒是猪场中最为常见和最难清除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与发病动物或带毒动物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通过吸入带毒的飞沫或污染的饲料而感染。公猪精液可传播病毒。母猪乳汁可带毒,仔猪可因吃乳而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病毒常可侵入子宫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

3.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动物均可感染,感染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对于猪群,哺乳仔猪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增长,虽然可以出现腹泻或呼吸道症状,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如无继发其他病原感染,死亡率很低。

在其他动物中,牛羊等家养动物、犬猫等宠物、家兔等实验动物和浣熊、狐狸等野生动物也可感染。

1.猪

(1)新生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委顿、咳嗽、采食停止、呕吐、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运动,死亡前四肢呈划水状运动或倒地抽搐,衰竭而死亡。15日龄前的小猪死亡率可高达%。

(2)3?4周龄猪主要症状同新生仔猪,病程略长,多便秘,有时出现顽固性腹泻。病死率可达40%?60%,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如偏瘫和发育受阻等。

(3)2月龄以上猪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表现为一过性发热,咳嗽、便秘,有的猪呕吐,多在3?4d恢复。多数猪发生呼吸道症状,饲料报酬降低(常常误认为是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以及巴氏杆菌感染等少部分病猪则表现为神经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倒地后四肢痉挛,间歇发作。

(4)妊娠母猪常发生咳嗽、发热、精神不振,继而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以产死胎为主。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表现为不发情,即使配种,返情率较高;公猪有些表现为睾丸肿服、萎缩,丧失种用价値。

眼观病变:肾脏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脑膜明显充血,颅腔出血和水肿,脑脊液明显增多;扁祧体、肝和脾均有散在灰白色坏死点;肺水肿、小叶性坏死、出血和肺炎;胃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胃底黏膜出血。流产母猪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壁增厚和水肿;流产胎儿的脑部及臀部皮肤有出血点,肾脏和心肌有出血点。

组织学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呈弥散性化脓性脑炎和神经节炎,同时伴有明显的以单核细胞为主的血管套和胶质细胞坏死。在神经系统外的组织,如鼻咽部黏膜、脾脏、受侵害的肠上皮细胞和淋巴结等,可观察到核内包含体。

2.其他动物除猪外,所有动物发病后,均出现奇痒和神经症状,以死亡为结局。牛伪狂犬病病例,瘙痒处皮下组织呈现弥散性肿胀,脑的病理变化与猪的相似。

根据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为本病。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1.实验室诊断可采取脑组织、侵入部的神经干、脊髓、扁桃体等组织,制备匀浆,接种家兔进行诊断,接种兔常出现奇痒症状后死亡。亦可接种小鼠,也可出现奇痒,但不如兔敏感。亦可接种敏感细胞如猪肾传代细胞(PK-15和IBRS-2)、仓鼠肾传代细胞(BHK-21)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分离病毒,在接种后24?72h内可出现典型的细胞病理变化。分离出的病毒再用已知血清作中和试验以确诊本病。

对自然病例,可以取脑或扁桃体组织作压片或冰冻切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常可于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及核内检测到病毒抗原,几小时即可获得可靠结果。

PCR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同时检测大批量的样品,并且能进行活体检测,适合于临床诊断。猪感染本病经常呈隐性经过,因此诊断要依靠血清学方法,包括血清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其中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是国际贸易指定试验。

随着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应用,在临床上已能区分疫苗免疫动物与野毒感染动物。由于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后不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而自然感染动物则具有该抗体,因此可将其区分开来。目前,针对缺失的糖蛋白建立的鉴别诊断方法有:gE-ELISA、gG-ELISA、gC-ELISA以及gE-LAT(乳胶凝集试验)、gG-LAT等。

2.与类症的鉴别由于伪狂犬病在不同年龄猪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本病要与相似症状的疾病相区分。在母猪繁殖障碍方面,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感染、猪乙型脑炎和猪瘟等传染病以及黄曲霉毒素中毒等区分;在育肥猪呼吸道症状中,要与支原体肺炎、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相区分;在猪出现神经症状时,与猪李氏杆菌病、猪脑脊髓炎和狂犬病等相区分;在出现腹泻时,与大肠杆菌病、慢性猪瘟等相区分。

1.加强检疫不引入野毒感染的种猪。

2.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目前PR弱毒苗、弱毒灭活苗、野毒灭活苗及基因缺失苗(缺失gE糖蛋白的基因工程苗已成为世界首选使用的疫苗)已研制成功,在许多流行地区应用,能有效减缓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但靠疫苗接种不能消灭本病。一般无本病猪场可采用灭活疫苗预防本病。弱毒疫苗如Bartha株疫苗,可以用于牛、羊的免疫预防。野生动物和宠物一般不免疫。

3.控制传染源鼠类可携带病毒,消灭鼠类对猪场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猪为重要带毒者,因此牛、猪要严格分开饲养。严禁犬、猫和鸟类等进入猪场;及时深埋流产的胎儿和死胎等。

4.其他措施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紧急情况下甩高免血清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另外,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如口服补液盐,可减少由于电解质丢失而造成猪的死亡。

5.伪狂犬病净化与根除计划利用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采用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对猪群进行野毒感染的抗体检测和监测,再根据野毒感染阳性率高低,分别制定全群(或部分)淘汰、再引种、高强度免疫、免疫与淘汰等净化方案,培养和建立后备种猪群,在种猪群中逐步净化伪狂犬病,为商品猪场提供健康的种猪,即伪狂犬病的净化与根除计划。伪狂犬病根除计划是国际上控制本病的重要方案。

龙纳教育出品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医师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