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时时闻解箨, 卷帘片片数飞花。 饭余解带摩便腹, 自取风炉煮晚茶。 --《自怡》·陆游 陆游的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保健治疗方法—摩腹法。 摩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为流传,历代沿袭并有所发展,至今仍被许多医家所重视。如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就以“食后百步行,常以手摩腹”作为一种养生方法,他在《千金要方》中说:“摩腹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坚涩不畅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经脉中足之阴、胃、胆、三焦、任脉、带脉、冲脉等分布于腹部,腹部于全身脏腑经脉有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故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通过摩腹可使六腑通畅,进而五脏藏精。 现代医学认为摩揉腹部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加强肠蠕动,改善腹部皮肤、肌肉血液循环,加强腹部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可通过反射调节使中枢受到抑制使位于降结肠和直肠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抑制,最终使降结肠、直肠蠕动增加,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加强肠蠕动,促进排便。 方法如下: 1.左手在下,右手按在左手上,在胃院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约次; 2.向下移动至脐部,同法左手在下,右手按在左手上,绕脐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约次; 3.同法左手在下,右手按在左手上,顺时针揉摩整个腹部次,再作逆时针方向揉摩次; 4.结束。 注:坐卧站姿均可,用力要均匀,速度须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