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小贴士 Hello,各位好!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别看现在只是个普通的星期三 在古代,这一天是要放假的! 《后汉书》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 百官绝事,不听政” 意思就是说~ 今天最好什么事也别做 宝宝们不要哭 虽然今天仍然要上班上学 但天气不冷的喔 真正的寒冬还“未至”呢! 12月21日 周三 从今天开始,就要“数九”啦! 八零九零后们还会背数九歌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还有冬至最重要的吃饺子 传说东汉医圣张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冻坏了耳朵,故把御寒的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物体,起名“娇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让人们连汤吃下,保护耳朵。从此人们便把包饺子的习俗沿袭了下来。 那么,冬至的饺子该怎么吃? 有哪些讲究呢? 就吃羊肉馅儿的? 冬至这天吃的饺子,大多数人会选择羊肉馅的。理由是羊肉性温热,可起到温阳作用。不过,若本身就有“上火”的情况,则不宜食用,如舌红、舌苔黄或便秘、烦躁易怒等,以免火上浇油。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记住,饮酒请适量,即使配饺子也不例外。过量饮酒不仅会刺激胃肠道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饮酒前半小时最好喝点酸奶,对保护胃粘膜有益处。 原汤化原食? 饺子汤属于溶解了淀粉的热汤,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帮助消化。不过,饭后喝汤难免会导致过量饮食,因此可改为饭前喝汤,一小碗即可。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 吃过饺子可别马上躺下!生命在于运动,饺子虽好吃,吃饱就躺下睡觉或窝在沙发里一动不动,小心长胖哦! 冬至不仅是“数九寒天”的开始 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节点 冬至时节进补,高吸收,低消耗 滋补效果相当显著了! 冬至养生 要做好“一躲二养三补四防” 冬至养生 一“躲” 冬至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极容易受寒生病,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病率会猛增,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提高警惕。 建议: 平日要小心保护自己,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 冬至养生 二“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 同时,冬至“养心”也很重要,应避免过于抑郁,思虑,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建议: 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还可以通过午饭后适当打盹、多晒太阳、泡脚等。 冬至养生 三“补” 饮食调养是冬至最主要的调养方式。生冷少食、燥热不宜,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分为两大类: 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建议: 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吃饭的时候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冬至养生 四“防” 防流感 流感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因此,预防流感首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其次在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C。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流感预防药物。 防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加强检查、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重要。 冬至大如年,挂念记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