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个月宝宝不爱吃辅食吃了便秘,专

时间:2019-7-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卫健委”,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卫健委

年,卫生部和计生委合并为卫计委,

年,卫计委重组更名为卫健委。

我国婴幼儿喂养方面的官方意见

卫办妇社发〔〕49号文件中,给出了《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这是下发各地卫生部门执行的文件。换言之,我们带宝宝去做的儿保,是应当照此指导宝宝的辅食添加的!

其中关于宝宝什么月龄段该吃什么样的辅食、吃多少、怎么吃,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我们摘录其中最为精华的一张表格来看看。

注意事项:可在进食后再饮奶,自然形成一餐代替一顿奶,引入的食物不应影响总奶量;食物清淡,无盐,少糖、油;不食用蜂蜜水或糖水,尽量不喝果汁。

我们带着大家梳理一下这张表,

已经添加辅食后的20个常见问题,卫健委有哪些建议和指导。

1、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

答:辅食添加时,食物性状是从稀到稠、从细到粗,添加的量是从一勺到多勺,直至一餐,添加的品种从一种到多种,辅食将逐步替代奶。6-12个月期间无盐,少糖、油。每一种新加的辅食在添加后都要观察3-5日,以便让宝宝习惯接受这种口味,刺激味觉的发育,也可以帮助爸妈及时了解宝宝是否对该食物过敏,并确定过敏源。

2、7个月才开始加辅食是不是对宝宝更好?

答:单纯乳类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6个月以上婴儿的生长发育的需求,婴儿需要由纯乳类的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逐渐转换,也就是辅食添加。所以应该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添加,最迟在满6个月之后给宝宝添加辅食。

3、可以用奶瓶喂泥状辅食吗?

答:不可以。学习咀嚼、吞咽等新的吃饭方式是添加辅食的重要目的之一,用奶瓶就会错失学习机会。

辅食添加不仅要考虑营养素摄入,也应考虑喂养或进食行为,以及饮食环境,使婴幼儿在获得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素摄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宝宝7个月,是不是可以一顿辅食代替一餐奶?

答:根据卫健委的这张表,7-9个月辅食开始逐渐替换掉一顿奶。据我们的观察,大多宝宝在9-10个月左右完全替换掉一顿奶。

5、大一些的宝宝一天吃几次辅食?安排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答:按照上表,7个月可以开始逐渐增加为一天两顿辅食,10个月开始增加为一天三顿辅食,有1-2次是跟大人同桌进餐的。建议辅食逐渐跟家里大人的三顿饭时间靠拢,最终过渡到跟大人同时间进食。

6、宝宝吃辅食后开始便秘了,怎么办?

答:吃辅食后大便有一些变化是正常的。判断宝宝是否便秘,需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以下现象:

大便硬而结实,并且间隔三四天才排便一次;

大便体积偏大,又干又硬,排便时有疼痛感;

排完大便以后,之前腹部的疼痛会自动消除;

大便内或大便外层有血。

如果加辅食后大便开始变得异常,这提示家长应该对宝宝的辅食安排做检查,并最好就医。

7、高铁米粉要吃多久?

答:米粉是个过渡性食物,泥糊状又容易调整浓稠度,适合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吃一阵子宝宝适应之后就可以逐渐不怎么吃了,开始增加稠粥或面条。等到10个月时,主食侧重于软饭、面食,很多家庭给宝宝做杂粮主食也是非常好的。

8、宝宝总是伸手抓食物或者勺子,该阻止吗?

答:很多7、8个月的宝宝都会有这样的行为,这表示宝宝对“用手探索食物、了解工具”有兴趣了,想要学习自己吃了。此时不但不应阻止宝宝,还应该多把勺子给宝宝玩,多鼓励他的探索和学习。使用工具是从了解工具开始的。

卫健委有这样的建议:儿童营养需求包括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环境三个方面,婴幼儿喂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营养素摄入,也应考虑喂养或进食行为,以及饮食环境,使婴幼儿在获得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素摄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也就是说,宝宝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营养,还有自己吃的技能和自己吃的氛围。国家都说这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了,我们应该尽量给宝宝提供成长空间。

9、什么时候该让宝宝用手抓食物吃?

答:卫健委建议: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和培养儿童独立进食能力。7个月开始,可让宝宝坐在餐椅上与成人共进餐,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可让婴儿手拿“条状”或“指状”食物,学习咀嚼。所以7个月开始,家长就可以尝试让宝宝用手抓食物吃了。

10、什么时候开始让宝宝自己练习吃饭?

答:卫健委建议,7个月就可以让宝宝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10个月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

11、让宝宝自己吃饭,难道是让宝宝自己拿勺子喂自己吃?这么小,会吃吗?能吃饱吗?

答:“让宝宝自己练习吃饭”并不是某一天家长把勺子交给宝宝,宝宝立刻就能一大口一大口把自己喂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阶段,还是以家长给宝宝喂食为主,同时给宝宝一点点方便手抓的食物,鼓励宝宝尝试自己抓食,逐渐再给宝宝提供勺子。宝宝最初可能只能吃到一口,甚至一口都吃不进,只能舔到一点,通过一段时间的手部练习后,宝宝逐渐能熟练地喂食自己,逐渐能使用勺子,能舀到饭并喂进嘴,最终宝宝能基本把自己喂饱,而不需要大人更多喂食。

12、宝宝要多大才能学会自己吃饭?

答:我们观察到的,7、8个月就开始尝试自己吃的宝宝,如果能做到每天都让宝宝有机会自己吃饭,有的10个月就会使用勺子,大多一岁到一岁半之间就能做到自己用勺子喂自己吃,并且基本能吃饱,不需要大人喂食。

13、刚开始让宝宝抓食,可以吃哪些食物呢?

答:可以做成条状、指状的食物,只要软硬度适宜、不会噎着宝宝、不过敏,都可以给宝宝尝试。比如比较熟的香蕉,比如煮或蒸得足够软糯的胡萝卜、西兰花、豆角、土豆、豆腐、苹果等。之后再逐渐增加硬度和品种。

14、给宝宝做可以手抓的食物,不是硬了就是软了,怎么办?

答:我们的经验是,蔬菜蒸煮的时间越长越软糯。用筷子可以轻松夹断的程度,是比较适合7个月刚开始尝试抓食的宝宝的,宝宝一捏就会碎。等宝宝能轻松接受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缩短蒸煮时长,增加食物硬度。用筷子需稍用力方可夹断的程度,比较适合一岁左右的宝宝。大家可以参考这样的判断方式。

15、每天除了做粥、做面,不知道还能怎么做辅食了?

答:宝宝吃辅食就是逐渐向成人饮食过渡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多参考大人的饮食方式。我们发现,很多家庭比较擅长制作的辅食是米粥混合菜肉蛋,或是面条混合菜肉蛋,把几种食材做成一碗的方式。也可以把食材分开做,比如一小碗面、粥、饼、面包,几块煮熟的蔬菜、肉末让宝宝抓食,最后再给两块水果。家长可以根据宝宝喜好,丰富辅食种类和搭配。

16、每天要给宝宝准备哪些辅食才比较合理呢?

答:根据上表,除了奶之外,谷类、果蔬、肉、蛋都应该提供给宝宝足量摄入。7个月开始,辅食品种越来越丰富了,根据我们的观察,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一天所有的辅食品种安排——

主食:由1种逐步向2种过渡,比如米粉、米、面、各种杂粮

鸡蛋:由1/4个逐步向1个过渡

肉类:由1种逐步向2种过渡,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鸡鸭肉、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

蔬菜:由1-2种逐步向4-5种过渡

水果:由1种逐步向1-2种过渡

17、一岁以内可以加糖、加盐、加油吗?

答:卫健委建议,一岁以内的宝宝食物都要清淡,确保无盐,可以少糖、油。一岁内宝宝需要的盐不足1克,从母乳和食物本身就能够获得,所以不用额外加盐。也有很多其他机构建议一岁以内无糖。

18、开始还挺爱吃,后来就不爱吃辅食了怎么办?

答:我们观察到,确实有的宝宝添加辅食一段时间后,对辅食的兴趣就逐渐降低了。建议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善:

改善作息,增加消耗,让宝宝有饥饿感;

丰富辅食的品种和花样;

按需喂养,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鼓励独立吃饭,增加吃饭的乐趣;

营造愉快的吃饭氛围,不逼不勉强。

19、宝宝奶量每天喝多少?

答:按照上表,宝宝7-9个月,日奶量在ml左右,到了10-12个月时,日奶量逐步下降到-ml。根据我们的观察,很多宝宝的奶量差异挺大的,在6-10个月的日奶量在-ml左右。有些宝宝一岁左右时,妈妈白天上班就可以不必背奶了,妈妈在家亲喂就能满足宝宝对奶量的需求。

20、加辅食后宝宝吃得不好,体重增长缓慢,是不是应该断奶了?

答:卫健委建议: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意思是,合理添加辅食是最基础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辅食做基础,只从断奶解决辅食吃不好的问题,是本末倒置。宝宝辅食吃的不理想,从而影响长体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改善辅食。比如辅食性状变化是否符合宝宝月龄,辅食是否经常变化花样、品种是否丰富、营养搭配是否均衡,口味是否满足宝宝,辅食与奶的安排是否合理等。

相关阅读,点击蓝字即可看: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怎么加?关于初加辅食的25个常见问题,育儿嫂这么答

若想获得更多更科学的辅食添加知识

请加老师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