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宝宝“大便”问题的妈妈真是太多了。宝宝好几天才排一次大便,这种情况是不是便秘呢?还是攒肚?家长肯定会有这样的疑虑,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攒肚与便秘的区别,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应对。 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正常新生儿最初每天的大便次数为3~6次,过几周后,可能会减少到每天1~2次。但有时候宝宝两天才有一次大便。这就要引起爸爸妈妈们的注意了。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等大便积累得很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才会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宝宝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对母乳中的营养吸收比较完全,大便量较少,反而会好几天才排一次便,不一定随吃随排。 为什么说攒肚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常说的攒肚其实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宝宝肠道发育的一种表现,常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当孩子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攒肚。 攒肚特点就是宝宝大便的排便时间间隔延长,但是排便时顺利,不伴有大便干结的现象,因为这是宝宝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现象,所以针对攒肚,家长不用做特殊的干预与处理。判断新生儿是否攒肚的方法是观察宝宝大便的性状。如果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 什么是宝宝便秘便秘是指宝宝很多天都不大便,除了有排便时间延长以外,还伴随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等表现。便秘通常出现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身上,或者在添加辅食后。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会便秘,宝宝在便便的时候哭闹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他们还不习惯。如果母乳婴儿出现便秘,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而并非饮食因素。 便秘跟大便频率无关。有的孩子每天都有大便,但只拉很少一点,可能已经发生了便秘——因为大便其实都积聚在孩子的肠道里没完全排出来。 便秘与攒肚的区别攒肚的孩子虽然排便间隔长,但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不干,是正常的黄色软便、无硬结等。有便秘的婴儿会经常哭闹,进食不佳;而攒肚的婴儿进食正常,精神愉悦。 出生3-6周后,有些吃母乳的婴儿甚至一周才大便一次,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母乳在婴儿的消化系统里留下的固体残渣很少。只要粪便仍然是软的,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定时吃奶,就没问题。 有时宝宝便秘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宝宝便秘常见的原因①妈妈的不良饮食:妈妈所吃的食物会对宝宝造成很大影响。如果妈妈经常吃辛辣的食物,就会引起宝宝便秘。 ②排便习惯: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该排便时宝宝正在玩耍,就会抑制自己的便意。久而久之,宝宝的肠道会失去对便便刺激的敏感性,使便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变得又干又硬。 ③疾病影响:肛门狭窄、肠管功能不正常、先天性肌无力、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也会造成宝宝便秘。 ④精神因素的影响:如果宝宝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如惊吓或生活环境改变等),也会出现暂时的便秘现象。 ⑤乳量不足:宝宝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如果宝宝吃奶太少,或呕吐较多,可引起暂时性无大便,同时还可能有吐奶现象。 ⑥配方粉的消化吸收负担远远高过母乳,调制配方粉过稠(奶粉加得太多)。 ⑦宝宝钙摄入过多(配方粉喂养的同时仍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不能被吸收的钙与肠道内脂肪结合形成钙皂引起便秘。 ⑧喂养和养育过程过于干净,影响正常肠道菌群建立。 预防宝宝便秘的要点①清晨起床后,养成给宝宝饮温开水的习惯,能帮助促进宝宝肠道蠕动。 ②妈妈在进行配方奶粉的调配时,要按说明书来,不能随意提高浓度。 ③定时排便。每天早晨喂奶后,可以帮助宝宝排便,以培养宝宝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排便时要注意室内温度,并注意不要让宝宝产生厌烦或不适感。 ④保证足够的运动量。每天都要保证宝宝有一定的活动量。爸爸妈妈可以多抱抱宝宝,或揉揉宝宝的腹部,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地、单独地待在婴儿床上。 ⑤在宝宝添加辅食后,应该注意添加一些高纤维的食物,比如全麦、糙米、亚麻籽、梨和各种蔬菜。随着孩子长大,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也应该增加。 宝宝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①新生儿大便质硬,而且少于每天一次(但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除外)。 ②月龄大一点的宝宝,大便质硬,而且三四天才排一次便。 ③任何年龄的孩子,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在排便时伴有腹痛。 ④在一次大的排便之后,有很短一段时间的腹痛减轻。 ⑤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 ⑥每次排便的同时肛门处排出一点点有大便颜色的脏东西。 在咨询儿科医生意见之前,千万不要擅自给孩子服用任何类型的非处方缓泻药或软便剂。 史壮丽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儿童内分泌门诊、青春期发育门诊、身高促进门诊 专家简介:史壮丽: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信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首届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河南省青春期医学与健康委员会首届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常委”,河南省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协作组委员;河南省儿童罕见病诊治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治:身材矮小,生长落后,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低血糖,遗尿症、尿崩症,青春期发育异常(性早熟、性腺发育不良、小阴茎)等遗传代谢病。从事儿科及儿童内分泌工作26年。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六全天。 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